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周立群:“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文章选自新浪网,2019年8月17日
2019年8月27日 -
霍建国:人民币,当今世界最稳定的货币之一
霍建国,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2019年8月26日 -
屠新泉:中国一直是WTO中的建设性力量
专家简介
2019年8月23日 -
庞中英:重视东盟的作用 重构中国的区域战略
文章选自华夏时报网,2019年8月10日
2019年8月12日 -
丁一凡:西方100年霸权体系的合理性,能和2000年的亚洲文明体系相比吗?
专家简介 丁一凡: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亚洲文明论坛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第一次提出来的,说我们应该搞一个亚洲民主论坛。另一方面他在2015年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一个讲座的时候,也重新讲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准备起来的。 在搞亚洲文明对话的时候,展现出来一个很大的事情,就是亚洲人更自信了。我们总结了一下,突然发现原来亚洲文明就是人类文明。因为我们讲的人类四大古文明都是在亚洲发生的,无论是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两河文明还是埃及文明,都是亚洲这个地区成长起来的,所以说整个人类文明就是在亚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 人类文明在亚洲诞生之后向外扩张,才转移到外面去的。而且我们如果把时间拉到更久以前,而不是只看眼前那一两个世纪,就会发现几千年来亚洲一直是世界舞台的中心,当时世界主要的生产力都在亚洲,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亚洲,世界的贸易中心在亚洲,所有事情都围绕着亚洲这个地方实现的。 欧洲国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有了工业革命的生产力,然后才开始向外扩张,要占领市场。他们在扩张的过程中间,把亚洲国家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之后他们才有能力从亚洲殖民地攫取资源,同时又把殖民地当做他们的市场,然后慢慢这个关系就反过来了。 过去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亚洲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比如说纺织品,在很大一段时间里,英国虽然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织机,但英国的纺织品仍然竞争不过印度土织机生产出来纺织品。所以后来英国只能用武力占领了印度,然后强迫印度接受英国的那些工业纺织品。 中国也是一样,在鸦片战争发生之前,有英国的商人把中国土制的纺织品、丝织品拿到英国,问英国那些工业革命以后的用蒸汽机生产纺织品的一些老板说,你能不能拿同样的价格提供同样的商品?英国的工业纺织的老板说做不到,达不到这个水平。 这些都是在英国的书里有记录的,所以当时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它还打不过整个东方的手工业,亚洲的手工业比它的工业还强。后来它靠武力把印度变成了殖民地,把中国搞发四分五裂,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租界,差一点把中国也变成了它的殖民地,从那以后他们才真正打败了东方的手工业,然后慢慢的建立起来他们的东西。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它大大搜刮了一笔。因为当时整个亚洲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所以财富在亚洲,他们大大瓜分了一下亚洲的财富,包括印度的财富、中国的财富等。在搜刮了整个亚洲财富的基础上,他们才建立起了他们的现代货币体系和现代金融体系,然后才有了他们的资本市场,才有了他们后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市场。 当然欧洲发达了以后,19世纪是他们编造自己文明历史的一个过程,他们把自己打扮成了世界的中心,把自己打扮成是一种优越文明的代表,从中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所谓人文科学,人力学、人种学、社会学等等。 这些学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把其他的文明都形容成是比他们落后、比他们低级的一种东西。他们造了一堆社会科学,包括考古学之后,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证明它是一种真正优秀文明的代表,其他地方的文明就慢慢被遗忘了。 但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其他的文明也可以学习工业化。等到亚洲成功地工业化了之后,这个事情慢慢就又反转过来了。亚洲人民意识到原来事情不是这样的,原来他们(西欧)所谓的“高档”文明是要把他们的文明价值输出给别人,改造别人。 但其实世界历史不是这么发展的,在他们把亚洲奴役殖民化之前,亚洲一直是最大的文明区和最大的经济体。这就把之前的那些东西和神话都给颠覆了,所以现在的亚洲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心,又要重新考虑这些问题。 在这一次亚洲文明对话里有很多实际的东西产生出来,包括文化产品、文化交流等。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要通过这种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慢慢地把亚洲传统的东西都开发出来,那么约瑟夫·奈讲的那种软实力就体现出来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印度文化、中国文化,还是亚洲的古文化,都会通过这种软实力慢慢展现自己的力量和声音。 文章选自观察者网 2019-08-05 | 作者: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丁一凡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