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刘世锦:可将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到8至9亿
专家简介 刘世锦:全球化智库(CCG)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财富网讯(朱尔璞 巴尼)7月13日,在“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新书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提及新书主要观点时提到,中等收入群体应该有更快的增长,以调动中国新的增长潜能。 刘世锦进一步提出了“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战略目标。他解释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指的是将中产阶级群体由4亿增长到8至9亿,达到总人口的60%以上。当前的中国仍面临收入差距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难题,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将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标准的市场经济。 有数据显示,中国虽有近14亿人的庞大市场,但中等收入群体仅有大概四亿人,还有十亿人尚未坐过飞机,五亿人尚未使用抽水马桶,如果这部分人的收入能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标准,将会源源不断地释放消费潜力,为中国经济提供直接的增长。刘世锦认为,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应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下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只有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中国才能稳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社会。 他指出,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人均收入需要保持一定增速,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收入差距要逐步缩小,这在政策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提高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经济增长要具有更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 刘世锦进一步指出,从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高标准增长的具体来源,可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大都市圈发展,低效率部门的改进,着力提升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前沿性创新和促进绿色发展。 什么是高标准的市场经济?刘世锦表示,就是十九大提出的以产权保护和要素市场化为核心。从国际范围来讲,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基础,并非西方国家的专利。全球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各自市场经济体系之间的竞争。中国是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完全可以对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完全有理由把发展高标准市场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旗帜举得比西方国家更高,走到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竞争和发展的前列。“当务之急就是”,刘世锦提到,“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关于改革开放的要求,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了,中国就在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上迈出了很大的步伐。” 文章选自新华社 2019-07-14
2019年7月31日 -
朱永新:农家书屋与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可合二为一
专家简介
2019年7月31日 -
张连起:推进减税降费 促进高质量发展
对于当前经济工作,怎么看、怎么办?一方面外部环境趋紧,另一方面稳中有变、变中有机。
2019年7月30日 -
霍建国:充分发挥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专家简介
2019年7月30日 -
沈建光:要严格落实退市制度
专家简介
2019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