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反哺”全球化发展 | CCG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与国力增强,中国逐渐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反哺者,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2023年3月27日 -
《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21-2022)》发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增长 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21~2022)》蓝皮书显示,2020-2021年是国际经贸领域极为不平凡的年份。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兴起,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国际投资、贸易活动遭受重创,全球经济面临空前下行压力。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正在适应一个不同的全球化。在国际投资领域,中国的双向投资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中国企业“走出去”呈现出新的特点,外商在华投资经营也获得了新的机遇。
2022年6月8日 -
2018-201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现状和特点
2018年,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企业的全球投资影响力不断提升,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比重连续三年超过10%,同时,中国的外资流入水平保持全球领先,稳居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国地位。本报告在对全球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遇到的五大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面对海外发展的不确定性,建议政府、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携手做好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深入发掘亚非拉新兴国家的投资机会;面对欧美发达国家对外资审查趋严,建议企业加强对高技术领域海外投资的前端布局,发掘投资新蓝海,积极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对接全球前沿技术;面对“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增强“一带一路”多边性,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针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瓶颈,建议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转型升级,形成上中下游配套发展的产业链,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健全双边政府长效沟通协调机制等;针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提出改善中美贸易统计方法、维护多边贸易机制等建议。
2020年7月28日 -
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
201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40年来,中国企业从当初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只是零星出现到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位列全球第二,中国企业全球化已实现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全面发展。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的道路上也面临着国际人才缺乏难题、异域文化碰撞与冲击、合规风险的挑战、社会责任、品牌之殇等等挑战与困难。这些关键性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决定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之路上能够走多远。CCG新书《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基于此,回顾总结了中国企业40年全球化征程,指出十大“出海”路径,并根据企业全球化道路上的挑战提出相应建议。该书的发布旨在为“走出去”事业献计献策,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贡献更大力量,对中国企业全球化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2月26日 -
如何提升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形象?
2016年8月22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如何提升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形象?》发布会。报告指出,中国企业一方面在非洲进行各种投资、建设和经营,改善了非洲民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被西方某些媒体描述成“新殖民主义者”、“流氓捐助者”,中国部分企业在非洲的形象复杂多面、褒贬共存。同时本报告认为,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必须做好“算术”,即加法--企业应当做却没做,或者需要继续发扬的行为;减法--企业必须杜绝的行为;乘法--企业与NGO、民众合作的行为。
2016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