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中国与全球化】陈健洲:企业品牌建设要有清晰的战略决策并长期坚持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健洲日前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他在全体大会5“建设中国企业的全球制造品牌和服务品牌”上表示,中国企业要有准确的定位并持续打造内在能力,企业品牌建设要有清晰的战略决策并长期坚持。
2015年12月18日 -
【中国与全球化】李思彦:通过合作共赢去改变世界格局
劳瑞德国际教育集团中国区总裁李思彦日前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他在全体大会6“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如何开始重塑全球商业版图”上介绍了全球化趋势下的教育国际化,并指出要通过合作共赢去改变世界格局。
2015年12月17日 -
【中国海归】丘成桐:首获数学界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
丘成桐,著名华人数学家、国际数学大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囊括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三个世界顶级大奖。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利涅、丘成桐两人同时获得此三项大奖。1983年,丘成桐荣获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裔人士。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因此该猜想被以他名字命名为卡拉比—丘流形。该概念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数学物理和微分几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5年12月16日 -
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改变全球商业版图
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日前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他在全体大会6“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如何开始重塑全球商业版图”上表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改变全球商业版图,互联网价值体系将改变全球商业文明。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改变全球商业版图 非常高兴,正像主持人刚才讲到的,我就从上市说起。去年9月19号阿里巴巴在美国的纽交所上市,这个上市刷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IPO,它得到了最多的融资,250亿美元。在这次成功的融资背后,投资界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首轮上市的公司不是一个美国的公司,是一个中国的公司,不是一个硅谷的公司,而是一个杭州的公司。这个问题提出来非常有意义,非常有意思。如果说一个中国的公司超过了一个美国的公司,这是一种国别之间的象征,但是讲到是一家杭州的公司超过了硅谷的公司可能有另外一种含义。后面这一句的含义是,阿里巴巴是一个靠商业创新成功的公司,硅谷是靠技术创新的成功的公司。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FACEBOOK、谷歌、再早是Twitter、雅虎。改变有它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中国的企业第一次靠商业的创新带动技术的创新从而获得了巨大的资本市场上的成绩。这个成绩背后有一种新的思考,未来更大的上市公司的首轮融资是不是会继续在创新领域发生,还是会在其他领域发生?在今天我们讨论全球化的时候,资本市场在美国但是业务在全球的情况下,今天的全球化有了新的含义。 在十几年前,2000年或者97、98年开始,大量美国的风险投资以及中国的投资人都进入了中国的互联网投资市场。今天在美国、在全球也有几十家、近百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市,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问题。这个全球化的进程是以业务在中国,但是资本在美国发生。但是这些业务在中国的企业正在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把业务扩展到全球。以阿里巴巴的情境来看,今天已经不是一个简单一家中国企业。在这一次双11的时候,我们当天完成的交易规模达到了912亿人民币。这样一个巨大的交易规模的背后,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全球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的爆发。今天不是说我们在经济社会领域没有这么大的消费,而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新的商业基础设施来满足这些消费的挖掘和发现。所以这次双11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一个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驱动的、有3。65亿的消费者参与、有上千万小商家参与的全球性的零售体系在这一天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我们还看到,我们当天完成的每秒钟交易创建的笔次达到了14万笔,支付笔次每秒钟达到8。59万笔,相当于我们线下最大的VISA、MASTER的整个支付体系的交易涉及总额1。4万笔每秒,但是支付宝跑到了8。59万笔每秒,差不多6倍于线下支付体系的能力。这是在北京第一次把阿里的整个双11的节日搬到了北京水立方去办。纽交所的总裁也跑到水立方,到晚上10点半的时候敲双11这天在纽交所开盘的钟,这已经是一个同时在发生的全球化的场景。这边是纽交所,这边是北京水立方,这边是资本市场,这边是全球狂欢的消费市场。北京和纽约同时进行的过程,也刷新了这次双11创造的九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这背后发生的是买全球和卖全球的场景。买全球是这次有100多个国家的商品加入了双11的售卖,中国有三千多万消费者参与了购买国外商品的场景。卖全球的情况,这次在双11的过程中有223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天猫国际、在淘宝上购买了商品。今天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构造出来的模型是买全球和卖全球的模型,也不完全依赖于这样一个商业基础设施一定是在杭州或者是在北京,或者将来是在纽约。这样一个双11的活动我们也在预言和预测将来会一直做下去,双11的活动去年在杭州,今年在北京,可能过几年会在纽约、也可能会在欧洲进行。互联网的存在不再以物理的地理位置为中心,可以随着交易场景的变化进行迁移,这是全球化的背后商业基础设施的重构会带来的变化。 我们在看大淘宝交易数据的情况,我们也在看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线下商业零售体系沃尔玛全球的情况。从种种数据分析起来,有可能在2016年的时候,天猫淘宝的交易规模会超过沃尔玛全球。这样一个超过可能不是一个中国企业超过一个美国企业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在线的互联网的小企业连接起来的商业价值链,超过了一个工业革命的IT和全球化采购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工业经济的商业模式被一个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超越的问题。 所以未来的全球化可能会由工业的全球化演进到互联网的全球化、互联网经济的全球化。如果讲工业化是以美国为代表、美国为推动,如果说上一代的全球化是以美国为代表,下一代可能会是中国参与,一个平台加个人的形式和商业形式可能会变成一个主要的形式。过去的WTO是以政府和政府、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谈判、合作为主要的原则框架的,是大企业来主导的全球化,但是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可能会由互联网连接的小企业以市场的主体为驱动、为中心来达成全球商业规则的地盘。这是未来整个商业图景变迁的方向。我们今天已经看到在淘宝和天猫的交易体系后面,在呈现未来的一种征兆,或者未来的一种存在。 最后整个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最后商业零售贸易全球化的升级和转型,这样一个全球商业版图的变迁,中国的消费者参与其中,中国的小企业和个人企业参与其中,全球的企业参与其中的版图会不断的浮现出来。怎么样创造一个让全球的小企业、创新的小企业有利于成长环境的出现和发展,这是我们今天的话题,真正推动互联网全球化时代的中心议题。 互联网价值体系将改变全球商业文明 在江苏徐州有一个睢宁县,这个县上有一个沙集镇,2007年以前,这个镇是扶贫对象。但是07年有一个年轻人叫孙传,他开始创业做淘宝店,他做板式家具的生产、售卖,他做的很成功,现在全镇有4000多个农民跟他学,学了以后开了淘宝店。年初到7月份这个镇上半年在淘宝上销售总额29个亿,如果加上淘宝之外的数字是40个亿,今年这个镇我估计会过80个亿。一个贫困镇借助互联网做家具,他没有产业、也没有基地,他是从东北把木材拉过来,在外地请一些木工过来做,做完了以后卖到全国,到今年实现80亿的产值,这个改变是互联网带来的。我们把这样的镇叫做淘宝镇或者淘宝村。我们研究了淘宝村现象发现,它完全是市场化、草根的、自然生长的,没有政府的命令、没有政府的规划,也没有政府的投资,完全是自发起来的。 我们最近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比较深的挖掘,发现中国过去农业时代以家庭为背景的作坊式的经营方式、生产方式,今天正在被互联网激活。如果讲过去的工业革命生产线,福特制、泰勒制的管理体系是线性的,今天分散在全国草根化的家庭的加工生产方式正在被互联网激活。今年年底我们拿出统计数据的时候,可能在淘宝上会超过700个。700个概念就是一个淘宝村,一个村庄里面如果有这样一个户数的10%在开淘宝店,这个村有一千万的销售额叫做淘宝村,今年会有700个左右,去年是200多个,前年只有20个,会以一种爆炸的方式成长起来。 这种成长的背后我在想,这样一种“互联网+农村商业”、“互联网+整个中国”的商业消费体系,可能会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现象,这个经济现象的背后带着非常大的浓厚的文化价值的创造。这个创造的表达或者表现就是我们从09年开始做双11光棍节,做到今年为止,我们把它定位为全球的狂欢或者消费节,这样一个节日也是中国少有的变成全球化的节日。这是一个商业化的现象,这个现象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这背后,在工业革命、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创造了大量的商业文明、商业规则。我们在中国引用了美国或者欧洲的先进技术,引进的时候也引进了他们的管理方式,这是工业革命最大的价值和成果。但是今天互联网在中国有一个土壤,中国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中国14亿人口有将近7亿人口是互联网用户,在这7亿互联网用户中,有将近6亿是智能手机的上网用户,他们上网时间平均每天超过3点多小时,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上网时间都要长。中国是一个重度的互联网用户上网国家,在巨大的互联网用户人群中会产生一种新的商业文明和商业文化。这种商业文明和商业文化如果放在一个全球化或者工业化的背景下来看待,工业革命是大且主导、国与国之间谈判,WTO为边界,你输我赢还是双赢。今天到了互联网时代,不光是共赢,而是说你先赢,我帮助你成功,我再成功。这个价值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换,一个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担当价值责任的体系在出现。过去我担我的责任,我不管别人,现在我要为别人担责任,当我为别人担责任的时候我才能得到一些成果。淘宝这样一个平台,如果商家不赚钱,淘宝是没有办法赚钱的。淘宝在过去发展中用了八年多的时间一路亏损,帮助这些小企业取得成功,走到今天,他获得了成功。在这个模式下,不光是一个技术的创新、商业的创新,他也是一个文化价值观、价值体系的创新。 互联网今天大量价值体系是以分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存在的。不光是淘宝,优步专车、滴滴、快的专车都是以互联网方式存在。淘宝今天在打造一个商业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不再是一个公司上下游价值链为主要的价值方式,而是互联网的平台帮助每一个个人平台,平台将个人组织者的方式变成主要的组织方式。在这种组织方式背后,个人创造者、创新者、年轻人靠自己的价值驱动,而不是靠大公司里面的层级、靠管理、强制管理、生产线的捆绑,而是转换成靠自己员工的自我激励、自我价值实现及发展的一种机制。这种价值我认为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文明,全新的商业文化。中国有机会在创造和使用这种巨大的商业价值体系的情况下,也能够把这样的商业价值文化和价值文明传递给全球,这可能是将来中国对全球化的商业价值体系创造和贡献的一种方式。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自去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好评。未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还将每年举办此论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15年12月16日 -
【CCG研究】中国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从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及地域分布、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外部监管环境、机构竞争力等方面阐明中国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的现状、发展环境和竞争力水平,并形成了中介机构的竞争力排名。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我国留学市场的发展,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我国的留学中介机构已能充分满足留学发展需要。随着监管的加强和机构自律意识的提高,我国的留学中介行业逐步走向完善,但其在地区分布、服务收费以及满足日益个性化的留学需求等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留学中介机构地区分布不均,东、中、西部差异显著;二是全国合法留学机构数量有所下降;三是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以机构规模、服务范围等指标为评价标准,开展留学中介机构竞争力分析。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制的形式,对我国自费出国的330家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分,得出2014年排名前40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单。 2014年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前40强 名次 中介名称 得分(分) 1 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 80 2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77.5 3 广东启德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77 4 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75 5 北京科润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73.5 6 北京威久咨询有限公司 71.5 7 北京世纪伯乐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71 8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有限公司 70 9 北京万极咨询有限公司 67.5 10 青海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66 11 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65.5 12 北京五湖中视咨询有限公司 65 13 陕西省留学服务中心 64 14 中国交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64 15 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63.5 16 福建省厦门出国留学服务有限公司 63.5 17 武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63.5 18 浙江科友留学服务中心 63.5 19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63 20 深圳市仁和海外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63 21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3 22 中智大地留学服务中心 62.5 23 山东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 62.5 24 沈阳二十一世纪佳益出国留学服务有限公司 62.5 25 成都华樱出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62.5 26 山东学府教育交流有限公司 62 27 辽宁人才国际交流服务有限公司 62 28 辽宁省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留学服务中心 62 29 宁波市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61.5 30 北京二外教育信息咨询中心 61.5 31 济南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61.5 32 北京艾迪国际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61 33 深圳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61 34 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 61 35 安徽省国际交流中心 61 36 北京和中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60.5 37 广州华侨服务中心 60.5 38 广东省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60.5 39 广东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60.5 40 内蒙古教育出国留学服务中心 60 引用相关内容请注明出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
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