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翟崑:“一带一路”引领陆海联动、东西互济
专家简介
2018年8月13日 -
庞中英:无核化与去全球化
庞中英,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2018年8月10日 -
徐秀军:金砖般的定力
徐秀军,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
2018年8月9日 -
Victor Gao:Globalization and free trade are the right things
A Beijing-Tianjin high-speed intercity train departs 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on Aug. 1, 2018. /Xinhua News Agency
2018年8月6日 -
何伟文:世贸组织无法被取代
专家简介 何伟文,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委会主席容克近日发表意向性联合声明,被一些自媒体炒作到了天上。有的认为美欧日零关税大市场呼之欲出,WTO将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废纸一张”。这完全是江湖炒作,没有事实和科学根据。 首先,眼下美欧声称要谈自贸协定只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愿景,旨在稳住美欧贸易关系。如果启动并最终达成协议,需要经过数年艰苦的谈判。目前看来这一前景相当渺茫。根据是:第一,容克仅是欧盟28国(英国尚未办完脱欧手续)的管家,不是老板。欧盟是以一致通过为议事规则,只要有一个国家反对就可能泡汤。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表示反对。第二,即便启动,也只是2013年美欧谈判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TTIP)的简装版。尽管美欧领导人为推动TTIP不遗余力,仍因分歧太大,无疾而终。特朗普当美国总统,困难就更大了。第三,特朗普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政绩”和选票,那些费功夫的事,他未必有兴趣。他把新闻造出来了,支持率上去了,剩下的就不重要了。 其次,美欧日相互贸易只覆盖世界贸易一小部分,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都不大。据美国官方统计,2018年1-5月,美国商品进出口总计17057.94亿美元。按区域分,最大贸易伙伴是亚太,5304.30亿美元,占总额31.1%;其次是北美(加墨),5062.57亿美元,占总额29.7%。与欧盟贸易额仅3315.51亿美元,占19.4%。 在亚太各贸易伙伴中,美日贸易只有882.06亿美元,占5.2%。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也不是美国,而是区内贸易。2017年欧盟出口总额中,区内贸易占64%。美国只占欧盟外贸16.9%,仅略高于中国(15.3%)。日本只占3.5%,排在瑞士、俄罗斯、土耳其之后,居第6位;不及中国1/4。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则既非美国,亦非欧盟,而是中国。2017年美欧、美日、欧日贸易额之和约10670亿美元。尚不及中国与RCEP伙伴的贸易额(13331.92亿美元)。 再次,美欧日没有覆盖全球供应链的全部。为什么美欧日之间的贸易额并不大?一个基本原因是,它们都占据商品生产高端,属于水平分工和水平竞争,缺乏原材料和中间品的生产,也缺少组装。这部分多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因此他们需要与后者进行大量贸易。美欧日加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一起,才能构成全球供应链。这也是为何美日和新兴与发展中国家贸易额,往往大于它们之间的双边贸易额的缘故。 因此,即便美欧、美日历经数年终于达成某种程度的自贸协定,加上欧日自贸协定,也只是美欧、美日和欧日三个跨区域或双边协定,或世界数百个区域及双边贸易协定中的三个,远远不是世界贸易安排的全部。它们要制定规则,也只是局部规则,或多边贸易规则的补充。相反,它们已经并将必须继续和大批新兴与发展中国家签署自贸安排。因此,规范全球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只能是多边贸易机制,多边贸易机制只能是以目前已有164个经济体的世贸组织为中心。世贸组织当然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改革,但无法被取代。任何夸大美欧日贸易安排和否定世贸组织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8年8月1日
2018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