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梁国勇: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
梁国勇,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高级官员
2018年2月27日 -
高西庆:区块链发展壮大需监管立法 各国允许其生存好处大于封杀
高西庆,全球化智库(CCG)顾问,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2018年2月27日 -
梁国勇:南南合作应该有问题意识
在万寿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就主题发言和讨论。 本报记者 袁 勇摄
2018年2月11日 -
陶短房:达沃斯2018——分裂的世界 共同的未来
文 |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陶短房 不论是主题演讲,还是2018年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2018)期间的言行,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无巧不巧地暗合了WEF2018主题口号那句“分裂的世界、共同的未来”。 一方面为自己的“美国第一”百般鼓吹辩解,体现出与主张全球化、自由贸易的达沃斯“世界”的分裂;另一方面又罕见地释放了一些被认为试图在“美国第一”和“全球化”间调和的信息,力图勾勒一幅皆大欢喜的“共同未来”。 特朗普达沃斯论坛演讲中的重点,是“美国的经济成就、对市场开放的承诺和全球化背后的人民赋权”。 所谓“美国的经济成就”自然是为“美国第一”辩护的内容。他在演讲中罗列自己上台后“美国经济强劲的表现”,包括股价上涨,消费者和商业信心改善及就业增长,并称这是“在长期经济停滞数年后的成就”。 令一些分析家稍感意外甚至“惊喜”的,则是特朗普罕见地释放了一些被认为试图在“美国第一”和“全球化”间调和的信息,如在主题演讲中强调“美国第一不代表美国单干,美国经济成长时世界也会如此”、“美国是开放的、愿意与合作伙伴共事的”,等等,当然,最火爆的莫过于正式议程之外吼出的那句“我不排除让美国重返TPP”。 实际上,特朗普这番看似新鲜的姿态了无新意:他所谓“不排除重返TPP”和稍早(1月10日)“不排除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和更早“重启北美自贸协定、美韩自贸协定谈判”如出一辙,即强调“现行规则对美国不公平”,并提出“需要重新谈判,拿出一个比以前好得多的协议”这一条件。什么是“比以前好得多的条件”?说到底就是“对美国更有利的条件”———也就是“美国第一”,由此可见,特朗普其实半点也没“改变心意”,只是把同样意思的一句话变着花样重说了一遍而已。 然而不论欧盟或世界其它大多数国家,在WEF2018上都摆出了一副坚决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原则的姿态,有评论称“在达沃斯,一周都弥漫着对特朗普贸易、货币和外交政策的批评”,尽管大多数国家领导人在演讲中未提及特朗普的名字,事实上唯一指名道姓抨击特朗普的反倒是以卢旺达总统、非盟轮 值 主 席 卡 加 梅(Paul Kagame)为代表的非洲各国,原因则是早先特朗普在评价非洲国家时使用了侮辱性辞藻,和“美国第一”关系不大。 在WEF2018平台上,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意大利总理 热 内 罗 尼(Paolo Gentiloni)发表强有力演讲,一致捍卫欧洲一体化和国际合作,尽管默克尔因国内组阁“难产”自顾不暇,在WEF平台上的“火力”较往届略有逊色,但“后起之秀”马克龙却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如果说,由于2017年度美国经济和就业数据较为“耐看”,让特朗普认定自己坚持“美国第一”理直气壮,那么马克龙同样可借本国经济数据为自己的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主张“助威造势”:马克龙时代法国对外资吸引力大幅上升,美国商会和贝恩资本去年11月调查显示,72%美国投资者认为法国经济环境出现积极变化,2016年这一比例是30%,此数据创18年来新高,而Ipsos12月针对200家大型外资企业经理人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法国投资市场吸引力上升,2016年这一数据为46%。 除了被一些欧洲媒体称作“表明欧洲在数载混沌后重新站起来”的上述欧洲国家领导人姿态,其它一些重要与会者,如印度 总 理 莫 迪(Narendra Modi)和加拿大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等,也都在会上摆出了共同反对特朗普式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姿态,尽管确如加拿大媒体所言“口气较温和”,也未直接点名美国或特朗普本人。 一些分析家指出,不仅特朗普,整个美国政府在WEF期间都在释放一些“分裂”的信号,在货币政策和贸易方面发出混淆信息,其中尤以财长姆努钦“StevenM nuchin”的“弱势美元论”和稍后特朗普及他本人的“辟谣”最为轰动,不仅吓了全球汇市、似乎也吓了他们自己一跳,这或许是“分裂的世界、共同的未来”又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吧。 去年的WEF平台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坚决捍卫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原则的讲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年代表中国出席WEF2018并发表演讲的刘鹤则继续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这种表态和美国在论坛上坚持的“美国第一”原则形成鲜明对比。 刘鹤表示经济全球化应更加“开放、包容、平衡”,这是去年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演讲中的原话,表示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国际贸易规则,放宽市场准入,将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但在保证进一步开放的同时,中国的首要政策任务是确保金融稳定,并特别强调“金融风险的积累、中国政府对此的回应,与全球市场密切相关”。 很显然,WEF2018一如其主题口号所揭示的,呈现出一幅在全球化问题上的“精分”画面:既有“全球化”与“美国第一”及形形色色贸易保护主义间的“分裂”,彼此间又不得不一起面对共同的未来。 文章选自《南方都市报》,2018年2月2日
2018年2月6日 -
Laurence Brahm: ’China solution’ is diversified solution
Xi Jinping delivers a report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Oct 18, 2017. [Photo/Xinhua]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