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王义桅:“一带一路”开创更包容有活力的新型全球化
专家简介
2017年5月23日 -
储殷:智库助力“一带一路” 中国是全球化中的“大象”
储殷,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
2017年5月22日 -
留学蓝皮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来华留学生源增长的发力点 | CCG研究
摘 要 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来源于中国周边国家及美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增长明显。 201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规模,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来源于中国周边国家及美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增长明显。2015年,来华留学生主要来源自于203个国家和地区,前3位生源国是韩国、美国、泰国,与往年保持一致。前10位生源国国别保持不变,但排名有些变化。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排名上升,分别上升了3位、2位、1位。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的排名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位、2位、三位。从生源数量来看,生源增长的力量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国家,增幅达6.5%和19.47%;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的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来华留学生增长快速,增长幅度超过10%。生源排名前15名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自这些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对于将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欧亚地区的吸引力也正在逐渐增加,尤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为甚(见表17)。以2013年为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33947名来华留学生中,将近一半(47%)来自俄罗斯,其次是哈萨克斯坦(33%),其余成员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来华留学生比重总计为20%。 当前,中俄两国教育领域有连锁大学的合作形式。上合组织连锁大学和金砖国家连锁大学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另一个合作方向则是按专业建立中俄大学协会。并且,在深圳开办的首所俄中大学为促进俄中合作项目培训人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研究所副所长安德列·卡尔涅耶夫在“俄罗斯和中国:向新型双边关系迈进”会议上表示,目前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为2.5万人,在中国留学的俄罗斯学生有1.7万人,到2020年,俄中两国到对方国家留学人员的数量将达到10万人。 引用相关内容请注明出处: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
2017年5月19日 -
马俊如:创新全球化发展是主要推动力
马俊如,全球化智库(CCG)顾问、国家外专局原局长
2017年5月19日 -
郑永年:一带一路通过什么来书写规则?
专家简介
2017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