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见证40年︱那些归去来兮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40年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将出国留学的大门开启。一架飞机,在40年前的那一天冲上蓝天,搭载50位赴美读书的年轻人去实现他们的梦想,揭开了中国留学史上的新篇章。
2018年11月14日 -
黄日涵:当好“进口大国”不易
黄日涵, 全球化智库(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2018年11月14日 -
魏建国:全球经济有点冷,进博会是一盆火
专家简介
2018年11月13日 -
黄日涵:进口博览会向世界传递中国开放信号
黄日涵, 全球化智库(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2018年11月12日 -
沈诗伟:进口货可以多些“非洲范儿”
作者 | 沈诗伟,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正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非洲8个国家如南非、摩洛哥等带来丰富展品,期待进军中国市场。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还亲自率领商界代表团,向中国推销起本国的优质农产品。相信不久,国人的餐桌上将出现肯尼亚的芒果和牛油果等。 来自世界各地优质食品可谓此次进口博览会的一大亮点,比如新西兰的奇异果、智利的车厘子等。而一些来自小众国家和地区的新鲜农副产品,实景展示了很多美食不只是来自传统印象里的那些产地。 笔者曾在非洲生活工作多年,亲自尝试非洲农副产品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比如中国市场的葡萄酒新锐——南非葡萄酒。8月份的南非正值冬季,笔者在号称南非“波尔多”的开普敦康斯坦提亚镇和斯坦陵布什镇,实地了解到南非首屈一指的葡萄酒优质产区。开普敦当地培育的酿酒葡萄皮诺塔吉,堪称南非国宝级红葡萄酒品种。 近年来,在中国和南非的贸易中,葡萄酒交易的快速增长是一大亮点。根据南非西开普省政府数据,中国在2014年成为南非第六大葡萄酒出口市场。不过,南非红酒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还不及法国与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大国,也不如澳大利亚与智利等新兴葡萄酒主产国。作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新来者”,想要立足并拓宽中国市场的南非红酒,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长期以来,矿物燃料、矿石和基础金属原料等是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货物,农产品多以芝麻、花生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与非洲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0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4%。在今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的决定表明中非贸易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可以预见,中国从非洲扩大进口,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和粗加工产品的进口潜力巨大。 由于缺乏足够的展会平台,非洲优质农产品在华品牌价值尚未完全开发。此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更多非洲国家出口商展示并扩大对华出口的重要平台和机遇。 从中国进口商和普通消费者来看,近距离接触非洲丰富多样的优质产品,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进口来源地不是仅局限于传统的欧洲、美洲和澳新等地,从非洲进口会更加多元化,也可以更加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借助本次国际进口博览会,建立中非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以及支持设立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等,一系列利好举措表明,未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进口货不仅种类繁多,产地还丰富多样,不仅可以走欧美范儿,也可以很“非洲范儿”。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8年11月9日
2018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