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Zamir Ahmed Awan:CPEC consensus builds after Khan visit
Chinese Premier Li Keqiang meets with Pakistani Prime Minister Imran Khan in Beijing Nov 3, 2018. [Photo/Xinhua] By Zamir Ahmed Awan, a senior fellow with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Prime Minister of Pakistan Imran Khan, with official invitation from Chinese Premier Li Keqiang, has been on a state visit to China since Nov 2. He has received warm greeting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ity during his visit so far. Although Khan visited China before in 2011, at that time he represented his Pakistan Movement for Justice party — a much smaller entity as compared to now. This, however, was his first visit as prime minister, and his first time interacting with high-level leadership. He paid tributes to national martyrs at Tian’anmen Square, signifying their role in the success of the revolu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China. He addressed the Central Party School, where he shared his own political struggles and discussed the threat of corruption in Pakistan. He traveled to Shanghai on Nov 4, and is scheduled to attend the inaugural ceremony of the first-ever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By interacting with top leadership in China, he has refuted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usions created by the media regarding his personality, his party PTI and his policies on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The visit has helped him understand the Chinese leadership, their vision and commitment to the cause of building a future of shared destiny in the region. It has also created a great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leaderships. He has been ab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importance of CPEC. During his visit, 15 agreements and memoranda of understanding were signed in various areas of cooperation. Both sides expressed full satisfaction on early harvest projects and re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complete all these projects on time. Both sides agre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cope of CPEC to the social sector. The next phase of CPEC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Pakistan has already identified nine potential SEZs with close consultation from Chinese experts.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will be moved to Pakista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 will help Pakistan generate employment and boost domestic productivity. It is expected Pakistan will attract Chinese entrepreneurs for an upcoming mega-project of 5 million new houses under the "Naya Pakistan Housing Project”. The housing sector will generate new jobs and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nsumables household items. This project and the resultant job generation was part of Khan’s party manifesto, which he is eager to fulfill by the end of his term. Talks between the two governments were very cordial and comprehensive. A consensus was developed to strengthen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relations were bolstered and commitment on CPEC was reaffirmed by both sides. Trade,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 are to be enhanced further. Secto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promoted further, including marine, space, environmental and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in a wide variety of sectors like people-to-people cultural linkages, defense, security, counter-terrorism was agreed on as well. Khan has already expressed his desire to learn from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evils of poverty and corruption. The fruit of his successful visit may be visible in the near future and depend on how well Pakistan can follow-up and pursue the agreements made during this visit. Pakistan needs to do its homework well and introduce reforms at home. Conducive policies may be introduced to e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have to be enhanced to meet desired results. Investor-friendly policies have to be devised to attract more investment from China and the world at large. About Author Zamir Ahmed Awan is a senior fellow with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and a sinologist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2018年11月7日 -
Zamir Ahmed Awan: China-Pakistan relations vital for region
A group photo of prominent Pakistanis with Imran Khan at the residence of Ambassador in Beijing, in 2011. [Photo provided to chinadaily.com.cn]
2018年11月5日 -
赵启正:愿中日关系未来走得更稳、更好
赵启正,全球化智库(CCG)顾问,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2018年11月2日 -
魏建国:安倍晋三首相访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将进入窗口机遇期
专家简介
2018年10月30日 -
详解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边界不局限 合作新模板
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来源:中国政府网) 种种迹象表明,中日经贸迎来了实质性回暖。 2018年10月26日,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在该论坛上,52个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签约项目一并公布。同期,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见证下,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日本外务大臣河野洋平、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日创新合作机制的备忘录》。双方同意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框架下,建立跨部门的“中日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包括产业领域在内的创新领域及知识产权等具体合作。 同日,中国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相比于2013年的本币互换协议,扩大约10倍。 CCG顾问、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是该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和谋划者。他对第一财经记者首次独家解读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来龙去脉。他指出,这是双方首次对外公布所有项目合作的详细情况。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意义重大,不仅标志着日本在“一带一路”这个关键问题上与美国分道扬镳,也意味着,中日合作的方式能够为中国未来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一个模板。 根据现有的讨论,中日未来或将在文化、环境、城市规划、养老、健康、医药等领域有更多“第三方市场合作”。魏建国认为,此次安倍访华,意味着中日在未来的40年,双边经贸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此外,中日双方将会联手推进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下一步,日本甚至可能加入亚投行。”魏建国称。 业界闻风而动。一位协助日企在长三角投资的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日政府的友好将促进新一轮中日民间经济发展,日方本次签署的52份协议也具有代表意义,均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签署投资。“本次论坛的召开对在华日企有一定影响,原本有撤出意向的(企业)会进一步观望中方加大招商力度的后续服务,原本就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可能会加快投资进展。”他说。 中日的民间“第三方市场合作”早有动作。作为承办单位之一,也作为日本官方投资和贸易的促进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给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第一节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现场的展板上,该机构展示了中日在第三方国家的案例,其中包括在阿曼的燃气发电站建设项目,以及为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建造的模块。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不限于“一带一路” 中日经贸是否已经实质性回暖?如何看待“第三方市场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关系?第三方市场指的是哪些市场?这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前述会议上,钟山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双方开展务实合作迎来新契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安倍晋三就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今年5月李克强访日期间,双方签署中日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将为两国务实合作开辟新路径、为两国和第三方带来机遇、为促进本地区繁荣和世界经济稳定作出新贡献。 魏建国介绍说,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后,日本最老牌的军工产品公司石川岛播磨重工业(IHI)的社长就第一时间找到他,试探问,日本能否参加。此后,在他推进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中日两轨沟通、中日企业家与前高官对话、东京-北京论坛)中,企业家积极发言,对“走出去”的合作愿望强烈。现在,日本的大企业伊藤忠、丸红、三菱、三井都在研究如何加强与中方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开展涵盖基础设施、农业、加工制造业、新能源开发等多领域合作。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第三国共同开拓市场也有一些先例。例如,中法在英国欣克利角共建核电项目,中美在几内亚共同开发铝钒土资源等。但这些仅仅是单个项目,魏建国称,从目前的合作项目来看,“第三方”不仅包括“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也涉及到更广泛的市场和领域。自从26日中日双方签署项目之后,已经有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相关人士找到他,多国都在仔细研究前述论坛的每一个项目。“在这些国家看来,日本已经抢到了先机。”他说。 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来源:中国政府网) 魏建国认为,由于项目运作遵循“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互信互利”原则,此次公开所有项目具体情况,也回应了此前一些国际学者对于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透明度、资金来源、投资回报的关切。 钟山就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创新开放共赢合作模式。遵循“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互信互利”原则,探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优先区域和重点领域。二是实施贸易畅通政策举措。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引导有实力企业到东道国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三是建立长效支持促进机制。发挥两国经济团体和贸促机构作用,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和培训机制,通过组织洽谈会、交易会和联合出展,为两国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世耕弘成表示,中日经贸关系正处于由竞争向合作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次论坛将成为日中经济合作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愿同中方一道,共同推动符合国际标准、高质量的合作项目,并就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等有合作潜力的项目进行探讨。 宏观数据也显示出中日双边经贸实质性转暖的趋势。今年1~8月,中日双边经贸总额达到了21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2%,一改过去7年一直下降的趋势。1~8月,日本在中国新设企业数量达到529家,较去年增长了40%多,投资金额达到2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3%。在即将于上海举行的中国首届进口商品博览会上,日本企业也显现出活跃的身影。据统计,目前报名参加企业最多的国家是日本,一共579家;展览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日本,合计18888平方米。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上,来自中日两国政府、经济团体、企业代表1000多人出席了论坛,双方在交通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和金融支持、地区开发4个分论坛上开展专题讨论,推动企业间务实合作与项目对接。论坛期间,双方共签署52项合作协议,包括基础设施、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广泛领域。 从签约项目看“第三方市场合作”如何展开 如何看待已经公布的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签约项目?这些项目又透露了哪些未来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这些签约项目存在多重排列组合:双方企业与企业、金融机构与企业、两边贸易促进机构的合作。 魏建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说,首先,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谅解备忘录是为了搭建平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是作为协会商会牵头组织企业来做项目。另外,中国和日本都是能源需求量大的国家,在进口石油或石化产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若中日之间未来可以形成国际银团,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则会拥有更好的信誉,也更便利。 再者,中国企业间合作主要包括新能源、农业、加工制造、炼油炼钢,以及基础设施。例如丸红和中石化在哈萨克斯坦共建最大的炼油项目,丸红和晶科能源在阿联酋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等。在前一个项目中,日本拥有技术优势、较早进入的市场调研经验与人脉资源等;中国提供设备和团队管理。中国企业与日本银行的合作则是由于日本银行在项目理财、担保、融资等方面的国际业务开拓较为领先,可以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让自身的资金周转更快。在这个领域,中国可以在海外建立工业园区和经贸园区时引入日本企业。 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来源:中国政府网) 此外,中日双方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金融支付等方面拥有强大竞争力。中国的产品和日本高新技术可以形成强大的组合,向全球推广。下一步,中日可以加强智能合作,在日本推广诸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只有银联);在机器人制造领域,中国企业可以从目前工业机器人转向服务机器人(包括医疗看护 、家庭照料、家政工),中日可以合资共同研发。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给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了目前中日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项目。例如,三井物产在阿曼投资了益贝利1509MW、苏赫1710MW和萨拉拉二期445MW三个燃气-蒸汽联合电站项目,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则负责这三个项目的EPC总承包。其中,益贝利1509MW和苏赫171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分别位于阿曼北部的益贝利工业区和苏哈工业区,两个项目预计2019年投入运营,可满足包括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在内的阿曼北部电网约30%电力需求;萨拉拉二期445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项目位于阿曼西南部的萨拉拉工业区,已于2018年1月投入运营。 瑞穗金融集团的一份关于节能、环保领域日中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PPT谈到日本企业的优势在于:较早进军海外市场,具有较多的网点、经验;“日本制造”的品牌美誉度;在东南亚等地的产业集群;民间金融机构在海外业务方面经验丰富;拥有多个领域的核心部件、技术、经验。PPT展示了五个中日合作项目案例:埃及资源开采项目;埃塞俄比亚公共建设项目;中日双方基于在沈阳的合作经验(高效、较低成本),共同开发海外的废水处理业务;液化气进口量世界前三的日中韩三国(商社、油气公司等),合作在加拿大建设液化气出口基地;日本的商社与中国的商社、油气公司合作参与哈萨克斯坦炼油厂的升级改造等。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杰佛里·肖特(Jeffrey Schott)曾是参与《美墨加协定》重新谈判的早期重要成员。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评论称,《美墨加协定》阻碍了区域贸易和投资的新措施,遏制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尤其在汽车领域。 中国应该与欧盟及其他国家一道改革争端解决机制,推进在数字贸易、投资、国有企业补贴等领域的新规则。同时,通过《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或是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CPTPP)国家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魏建国认为,中日不仅应该携手共同推进RCEP在年内结束,推进中日韩自贸区(中日韩三国就占了全球贸易的40%)谈判;未来,如果日本抛出CPTPP这个球,中国应该完全可以接住。因为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能够携手,将使得这个区域性协定升级为范围更广、质量更高、水平更高的自由贸易协定。 钟山就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建议称,一是以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为平台,培育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共同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向高标准、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二是以签署《关于建立创新合作机制的备忘录》为契机,加强两国创新领域务实合作,欢迎日本企业扩大对华投资、联合研发与创新合作;三是欢迎日本政经界代表团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待日本特色商品和服务走进中国市场;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五是保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展势头,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共同推动实现年内实质性结束谈判的目标。 世耕弘成希望以此为契机,共同推动具体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他称,愿与中方开展创新领域合作,为两国企业创造交流、对接机会,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尽快举办第一次创新合作机制会议。世贸组织改革应推动形成符合国际规则、自由、公平的贸易体制,希望双方共同推动年内实质性结束RCEP谈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5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对在场记者表示,中日双方政府和企业均表现出较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愿。中国在装备制造、人力资源等方面成本优势明显,企业决策的速度快,融资渠道相对丰富,日本企业在技术、品牌、营销网络、工程管理等方面相对较强。双方可在第三方市场开展交通物流、能源环保、地区开发、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务实合作。 文章选自第一财经日报,2018年10月29日
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