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徐洪才:征房地产税对房价有一定影响 但不应夸大
专家简介
2019年3月18日 -
汤敏:调研要接地气才能出实招
汤敏 ,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 2019年2月18日,中央统战部在京召开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围绕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怎么看、怎么办畅谈心得体会。即日起,“统战新语”开设专栏,摘发部分与会代表发言。 建言献策是党外知识分子为党分忧、替百姓办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也讲,要“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年,我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每年花大量时间在基层调研,了解基层、问计基层、服务基层。联系基层调研实践,分享一些建言献策的体会。 要为基层群众想实招。我们知识分子往往精于专业研究,但深入基层有时是我们的一块短板。我从事的经济工作和扶贫工作需要经常到基层调研,了解扶贫户关心什么、企业家想做什么、地方扶贫官员正在考虑什么。一条写在农村土墙上的标语给我很大启发:“扶贫方式千千万,就看我们怎么办。闲暇不妨乡村转,东家油米西家蛋。”这句大白话讲清楚了调研的意义和方法。近年来,我几乎每个月都到基层调研一两次,其中大量是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地区。我与建言献策专家组教育组同仁曾到四川凉山“悬崖村”去看望要爬几千级梯子上学的孩子们,思索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解决办法;我们几位无党派人士还连续4年组织企业家到新疆和田调研,探索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扶贫路径。在这些最穷最苦最难的地方,能强烈感受到当地群众对改变生存状态的渴望,以及存在大量的资源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发展潜力,更感到自己有责任有机会为这些基层群众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每次调研后我都争取写一份建言献策报告,提出了精准扶贫、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电商等建议,有的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还有一些作为无党派人士发言内容,当面向中央领导同志建言。 要从基层实践中找实招。建言献策要坚持从问题中来,结论产生于调研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看到基层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能有什么实招?”基层是创造力的源泉,A地经验常常可以用来解决B地的问题。举一个我正在推动的扶贫车间的例子。精准扶贫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最难解决的是一千多万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这部分人的规模是当年三峡移民的8-9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前年我到山东鄄城、浙江诸暨等地调研看到当地一种扶贫新模式,叫扶贫车间,即在村头建一个简易车间,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部分工序搬到那里,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受此启发,去年我带着搬迁户就业难的问题到贵州毕节、甘肃渭源等地调研,发现移民村人口比较集中,在新建的移民搬迁点建一个几百平米的简易车间并不难,国家还有培训经费,用扶贫车间解决搬迁户就业难问题可行。于是我写了在深度贫困地区建立移民扶贫车间的报告,很快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同时,我还组织了几批企业家到这些地方去实地考察、建立生产基地。目前一些扶贫车间已经建立起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争取能在基层试点基础上提建议。基层调研会激发出很多想法,有一些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真招、实招”,这就需要用老办法——试一试,成熟了再向高层提出建议。我在提出用“双师教学”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缺乏优质教师问题之前,自己先做了3年试验。所谓“双师教学”指的是两个教师,一个远程的优秀教师和一个当地的教师,通过互联网配合着上一门课。我们把人大附中的课用“双师教学”的模式,在全国20个省的200多个乡村学校中进行了试验,让大山里的孩子和人大附中的孩子共享同样的课程。经过严格评估,我才写成政策建议通过中央统战部上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下,目前“双师教学”方式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对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地,在教育扶贫、电商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我不但提交了数篇建言献策报告,也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它们付之于行动,几年来已经为全国19个省的乡村学校培训了5万多名乡村青年教师。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的号召,去年10月开始实施“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已对全国2600位农村返乡青年提供了技术技能培训。 基层是建言献策的富矿,还有很多重要而迫切的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基层、走入基层,在建言献策中推动中央的政策与基层的需求更好地对接起来,为科学民主决策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 文章选自统战新语,2019年2月27日
2019年3月18日 -
这些图书因何被长安街读书会推荐给干部学习?
2019年3月13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及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入选了第20190304期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新书书单(以下简称“书单”)。 该系列书单由长安街读书会发起。读书会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读书会成员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 以下是书单中对《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的介绍: “全球化”通过打通全球市场,连接各国生产、贸易体系,促成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邀请了来自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相关知名学者,基于各自专业,在书中系统提出了他们对当前全球化遭遇困境的解释。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近20篇文章。上篇主要涵盖了国内全球化研究领域顶尖学者对全球化的系统阐释、对全球化趋势的判断;中篇主要为学者对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反全球化以及逆全球化等现象的深刻反思与研判;下篇主要从经济贸易、外交、文化等不同领域提出了中国如何引导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同时入选本期书单的图书还有《共产党员的力量》、《红船精神问答》、《读懂中国》、《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多彩贵州 发展新路》、《 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中国的红星》、《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数字密码》等。 目录 上篇 不可阻挡的全球化 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论调开启了总统之路,颁布多国“旅行禁令”、退出TPP和《巴黎气候协定》……时隔一年,特朗普却开始表示,美国将重新考虑和TPP 11国进行单独或集体的谈判; 2018年新年伊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访华,提出打造“全球化英国”,推动中英“黄金时代”加速发展的访华意图……全球化大潮能否继续?新一轮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又会以何种形式兴起? 【赵汀阳】为什么全球化之势无可阻挡 【苏浩 梁萌】人类历史循环维度中的全球化 【方晋】全球化:从替代型回归互补型 【高飞】“逆全球化”现象的实质与应对 【苗绿】中国与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全球人才动态流动与联结 中篇 全球化的危机与反思 从历史上看,全球化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已经走过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问题。今天,全球化正在生成一个世界旋涡模式,出现多种互相抵抗的流向,虽然全球化势不可挡,但历史大潮中的小漩涡,亦不可忽视。全球化面临哪些困境?给我们带来各种挑战?在危机之中我们又能寻求何种出路? 【李奇泽、黄平】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 【时殷弘】全球治理和开明秩序面对的严重挑战 【黄仁伟】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庞中英】全球化的风幡将如何飘拂? 【朱民】全球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下篇 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2018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 定为主题,这是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全球共同认可与延伸传承,不可阻挡的全球化已是世界共识,世界各国需要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框架,在维持全球化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普惠性增长。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40年里“中国奇迹”、“中国经验”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学习的对象。曾经作为全球化受益者的中国,将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进程中身处何种位置,又将为世界提供哪些思路和良方? 【蔡昉】金德尔伯格陷阱还是伊斯特利悲剧? ——全球公共品及其提供方式和中国方案 【丁一凡】中国如何引领新一轮全球化 【王辉耀】以“中国分担”和“全球共治”突破全球化两大陷阱 【周晓晶】着力推进新型全球化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十年萧条 【王义桅】“一带一路”能否开创“中式全球化”? 【张蕴岭】全球化大趋势与特朗普执政下的中美关系 【屠新泉】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与WTO 的未来 【徐洪才】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发生十大变化 【黄剑辉】积极构建促进亚非拉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战略性、国际化、公司化投融资及运营主体 附 录 后 记
2019年3月18日 -
Laurence Brahm: Government Work Report: Recalibrating China’s economy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pens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March 5, 2019. [Photo by Zhang Ling/xinhuanet.com]
2019年3月15日 -
Victor Gao: What Next for the Korean Denuclearization?
North Korean Supreme Leader Kim Jong-un shakes hands with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t a summit in Singapore on June 12, 2018. (Dan Scavino Jr./White House)
201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