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霍建国:如何应对WTO改革的复杂博弈
专家简介
2019年1月9日 -
Jorge Heine: A‘make or break’ G20 summit in Buenos Aires
By Jorge Heine,a non-resident senior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in Beijing and a former ambassador of Chile to China
2018年12月6日 -
庞中英:不要忘记阿根廷G20《联合声明》
庞中英,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阿根廷是2018年的G20东道国。布宜诺斯艾利斯G20峰会,阿根廷办的不错。 不过,这次G20,也有一些“动人”的故事: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从柏林出发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空中因为专机电子事故而不得不改乘迟到峰会;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走下专机后“吃惊”地发现他跑到遥远的南美居然也没有摆脱遍布法国的“黄马甲”。 12月1日,G20在闭幕后如期发表了《联合公报》。但是,这份《联合公报》在世界上并没有引起足够注意,因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是G20本身及其《联合声明》,而是在G20场合上演的各种大国外交,尤其是中美领导人之间的晚宴会谈。 我一直担心阿根廷G20步APEC的后尘,担心这次峰会不出来《联合公报》。不过,我的判断力还是不行,担心是多余的,阿根廷毕竟不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国家的国际领导能力还是了得,没有让阿根廷当了第一个没有发表G20《联合声明》的主办国。 不过,我的担心也是世界上许多人的担心。就在G20举行前夕,根据路透社等的报道:“来自G20成员国的官员们正在阿根廷为周末领导人峰会起草最后公报,但起草(谈判)过程进展缓慢,目前对于贸易和气候变迁问题的措辞存在分歧。美国官员正在阻挡任何提及巴黎气候协定的辞令,反对指责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 最后(定稿)化的阿根廷G20《联合公报》的语气是调和的、温和的。特朗普表态,对此很满意,自我表扬,说的他的G20外交很“成功”。 2017年,德国办G20时,第一次参加G20的特朗普表示“无法赞同以当下以不公平的自由贸易为前提的反贸易保护主义”。在德国等的坚持下,尽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仍然进入汉堡G20的最后《声明》,但是,特朗普政府喜欢的“公平”贸易一词,也进入了汉堡《声明》。 墨西哥总统Pena Nieto参加了G20,而且在11月3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一起签署了取代《北美自贸协定的》(NAFTA)《三国贸易协定》(USMCA)。不过,这位为墨西哥“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老兄不是在他的国家,而是在另一个说西班牙语的兄弟国家阿根廷成为“墨西哥前总统”的。公认的“左翼”的、“反建制”的、许诺“深刻而激进的变革”的民粹主义的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 (AMLO)在12月1日已经宣布就职墨西哥新总统。2018年7月,AMLO当选墨西哥下一任总统。AMLO的上台是墨西哥人民对标榜“美国第一”的特朗普总统最好的回应,即也选一个标榜“墨西哥第一”的人应付不测,尤其是来自邻国美国的压力。 G20可能将有越来越多的诸如特朗普或者AMLO等的领导人。今后,G20领导人会议(峰会)说不好将是世界民粹主义领导人的聚会呢。 上周我的专栏说了,2018年的G20,有一个列席的代表,那就是巴西当选总统Jair Bolsonaro 。他要等到2019元旦时才能上大位。他以后是否到其他国家参加或者不参加G20我们不知道,但这位当选总统与墨西哥的新总统AMLO一样,都是拉美的“特朗普”。 看看,日本在2019年主办G20之时,至少有特朗普和他的国际兄弟“特朗普”与会G20。G20之代表的世界政治或者全球政治将与以前大为不同。 现在让我们具体看看2018年的G20《联合声明》吧。 “妥协”在《联合声明》中处处可见。阿根廷峰会的主题是“共识”(consensus)。与会各国都明白,如果不妥协,就没有共识。但这样的“共识”显示,就多边而言,G20日益接近“空谈俱乐部”(a talk shop)。 声明中没有出现美国现在的政府讨厌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话语。相反,阿根廷峰会的主题“公平(fair)”正是特朗普政府声称的。 《声明》避免了“全球”一词,而是回到了“国际”。我数了数这份《声明》的“国际”一词出现的次数,不下5处,包括“国际秩序”、“国际合作”。“国际”回来了,“全球”不知去了哪里。 不过,G20声明中,美国与其他成员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差异不能弥合,只能各自表述。 《声明》的第20条如下: “《巴黎协定》的签署国,都也加入了《汉堡行动计划》,重申《巴黎协定》是不可逆转的,承诺全面贯彻《巴黎协定》,反映根据各国情况而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对付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 《声明》的第21条则是: “美国重申其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坚定其对经济增长以及能源接近和能源安全、使用各种能源及其技术的承诺,同时保护环境”。显然,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官也做出了一种辩护性的但空洞的“妥协”,退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美国也要保护地球环境。 如同APEC等多边论坛,一度雄心勃勃的G20,在全球治理的危机中,也在走下坡路。 文章选自华夏时报网,2018年12月2日
2018年12月6日 -
庞中英:什么是全球治理?各国真的能同舟共济?
摘 要
2018年11月30日 -
沈诗伟:开发巴新资源宝库须做足功课
作者 | 沈诗伟,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2018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