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持续对企业全球化、 “走出去”和“引进来” 展开双向研究,以当前国际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国际贸易、来华投资、对外投资、数字贸易为主题,进行分析、研究与解读。CCG 不断寻求更多力量来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发展,率先推动中国加入 CPTPP,并发布系列研究报告。此外,CCG 课题组常年编写国内唯一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CCG还研发出版了《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China Goes Global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等企业全球化研究中英文图书系列。CCG还创办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注于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国际贸易与投资相关国际议题设置多场分论坛,云集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领袖、驻华大使、前政要官员、国际组织与商会负责人、国际顶尖智库专家及知名学者深度研讨,已发展成为推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国际高端论坛。
-
2018-201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现状和特点
2018年,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企业的全球投资影响力不断提升,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比重连续三年超过10%,同时,中国的外资流入水平保持全球领先,稳居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国地位。本报告在对全球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遇到的五大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面对海外发展的不确定性,建议政府、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携手做好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深入发掘亚非拉新兴国家的投资机会;面对欧美发达国家对外资审查趋严,建议企业加强对高技术领域海外投资的前端布局,发掘投资新蓝海,积极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对接全球前沿技术;面对“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增强“一带一路”多边性,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针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瓶颈,建议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转型升级,形成上中下游配套发展的产业链,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健全双边政府长效沟通协调机制等;针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提出改善中美贸易统计方法、维护多边贸易机制等建议。
2020年7月28日 -
中国企业全球化:趋势与特征
中国企业全球化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尽管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球对外投资疲软,但在“走出去”倡议下,中国对外投资一路向好,同时在投资方式、目的地、产业等方面也在逐步实现多元化。在部分国家反全球化情绪日益高涨,中国企业全球化面对新的挑战之际,本书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现状与未来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主要研究了三方面内容,包括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现状原因分析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对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机构的相关建议。本书调查分析了近3000个数据样本,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所面临的挑战,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特征和模式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通过分析为已经和计划“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2020年7月14日 -
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
201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40年来,中国企业从当初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只是零星出现到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位列全球第二,中国企业全球化已实现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全面发展。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的道路上也面临着国际人才缺乏难题、异域文化碰撞与冲击、合规风险的挑战、社会责任、品牌之殇等等挑战与困难。这些关键性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决定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之路上能够走多远。CCG新书《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基于此,回顾总结了中国企业40年全球化征程,指出十大“出海”路径,并根据企业全球化道路上的挑战提出相应建议。该书的发布旨在为“走出去”事业献计献策,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贡献更大力量,对中国企业全球化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2月26日 -
如何提升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形象?
2016年8月22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如何提升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形象?》发布会。报告指出,中国企业一方面在非洲进行各种投资、建设和经营,改善了非洲民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被西方某些媒体描述成“新殖民主义者”、“流氓捐助者”,中国部分企业在非洲的形象复杂多面、褒贬共存。同时本报告认为,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必须做好“算术”,即加法--企业应当做却没做,或者需要继续发扬的行为;减法--企业必须杜绝的行为;乘法--企业与NGO、民众合作的行为。
2016年8月26日 -
王辉耀博士、苗绿博士著作《中国走向全球:中国的海外投资如何推动企业的转型》
《中国走向全球:中国的海外投资如何推动企业的转型》
2016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