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宏:国家形象高于一切

2014年3月13日

    启正君要作客“文汇讲堂”,我说好要来做听众的,可偏不巧,当日有急事爽约了。可文汇报的年轻编辑还是要我写段文字,回应一下启正君演讲的主题:跨文化交流中沟通的重要性和当代中国人所需具备的沟通能力。我答应了,这也算是一点小小弥补。

    据我所知,“公共外交”这个概念虽然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人提出(public diplomacy),但在中国是启正君的首创,至少是他首倡,并赋于了中国式的内涵,而且率先在不同场域中传播。他的意思很明确,中国公共外交的目标是 培植中国形象和营造经济增长的良好国际环境,追求“和为贵”的境界。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中国,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标定位长远看是服从中国国家发 展目标的定位,积极配合“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在实施主体上,公共外交,不是说人人都当外交大使,而是精英阶层,针对我们所对应的,比如对决策者发挥 智囊作用,然后是民众中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的人,发表见解,身体力行。在一次交谈中,他说:“公共外交是主语,分三部分:官员,对外国民众是重要的;精英, 比如在某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人,您去见法国总理,您是主语,他是宾语,倒过来了,这也是公共外交,不是做补语,中国人至少愿意代表政府。再往下是大学生,在 交往中聊天。”所以,启正君虽然在中国首倡了这个概念,但他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

    据说去年一年,中国就有4000万人次走出国门,今后将越来越多。这确实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公共外交”的时代,公共外交涉及的人群远远大于政府外交,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如何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将渐渐成为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本领。

    我完全同意启正君关于“中国公共外交的目标是培植中国形象和营造经济增长的良好国际环境,追求‘和为贵’的境界。”的阐述。在我的理解中,当代意义上的国 家,首先是一种文化标识,一种文化形象。在公共外交的意义上,每一位走出去的中国人,无论是官员,公众,还是精英,其言行举止都犹如一张发出去的“文化名 片”,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如此说来,公共外交,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

    那么,在这张“文化名片”上写着什么样的内容呢?

    2007年11月我在杭州出席一个国际论坛,与中欧领导人高级会晤机制创立者、前欧盟主席和卢森堡首相雅克·桑特先生重逢,我向请教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他说,中国如果能更加开放自己的心灵并懂得尊重别人的传统,中国就有了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示给世界。于是,在我们交换了各自对于国家实力的看法后,达成一种 共识:国家形象高于国家利益!只有当以“谦和勇敢”特征的绅士形象在世人眼里取代了“海盗形象”时,当时的英国,才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国家;当今的中国, 只有当“暴发形象”被以“善待他者”为特征的从容的博雅君子形象取代时,中国才谈得上真正站起来!

    我和启正君真正的交往,是从去年5月得知RAND公布的一份对中国现状分析报告开始。这份报告对中国人现状,既有肯定,也有严厉批评,值得国人反省。这份 来自RAND亚太政策中心的报告,从“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这一问题出发,从七个方面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表现及其深层文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却很不 乐观。于是,我们共同想到一个问题,这就是:崛起时的中国需要一种怎样的处世哲学,也就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形象?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和平、发展、合作这一现实的国际主题之上,还需要一种更高的哲学精神主题,这就是“超越与整合”。只有不囿闭于东 西南北中左右地超越历史和前人的视野,超越当下存在的问题,又同时能够整合历史和前人的智慧、创新时代的精神价值,中国才会真正形成一种大国公民乃至世界 公民的文化形象,接受世人的检验,参与“全球化”进程,使之导向“全民化”和“全生态化”的目标,进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从而健康可持续地生活,中国才 真正能对于世界有较大的贡献。超越即是更生,超越即是复兴。复兴,远不只是整体经济的强大,更是一种天下大道的文化复兴,是中国人新文化形象的复兴,是崛 起的中国处世哲学的复兴。

    为此,我们不揣冒昧抛砖引玉,提出十六个字:全球视野、东方情怀、善待他者、和合共生。

    1、  全球视野

    天下大道,就是社会共生。由于互联网、卫星传播、跨国经济流通和文化频繁交流,地球村已然不是一个概念而将成为活生生的实况,世界再没有什么东方西方南方 北方,各个国家和地区密切联系在一起、谁也不能完全孤立。钱学森对此称作“大社会”,并把这个“大社会”称作“世界社会形态”,它将逐渐打破地区、国家的 界限,日益促进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为走向世界大融合,奠定物质文化、工艺文化、精神文化的坚实基础。

    我想,“世界社会”,应当成为今日中国人了解和对待事物新起点。是的,在过去的一千年中,世界最重要的历史运动亦即文化建设,是西方的崛起,这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大西洋地区的人们即所谓西方人,于确立自身的文明共和制度的同时,经常从其他地方的人们那里秉承思想(精神文化)和技术(工艺文 化),从而不成比例地引发推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变局。然而,在人类进入世界社会之际,亚太地区的崛起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社会,是世界历史发 展到网络时代与和解共生年代的产物,是国家主义、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融合的产物。世界社会的到来,表明人类的交往由民族、国家内的交往发展 为跨越民族、国家、个人及民间团体、城市社区、组织界限的普遍交往的事实状态,是人类交往的普遍性、世界性理念和立场的体现。我们首先倡导的是一种“全球 视野”,即不仅富有东方文化底蕴,更将天下、世界、社会了然于心,毫无阻隔地克服和超越自身狭隘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心态。

    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有能力、有胸怀进入整合色谱斑斓的世界文化,引发推进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世界社会共生主义。那么我们,当真能够刷新人类文化建设的记录,开创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吗?今日中国人,世界有期待。

    2、  东方情怀

    全球视野离不开固有文化的精神支撑。人要富有尊严而自信,富有尊严而包容,富有尊严而显现自处高贵的幽雅气度——所谓东方情怀或东方神韵,即在于此。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在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著名历史性对话中,曾专门讨论过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尊严。其实,中国自古就有人兽之辨,孟子有言:“人之异于禽兽 者,几稀,君子存之,庶民去之”。所谓“几稀”,就是在乎性理、性情以及对之的自觉。东方之道德伦理思想与哲学精神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严,维护人的尊 严,将天、地、人并立于世。如果说,自由主义可以视为西方文明的灵魂,那么,尊严主义,则无疑可以视为东方文明的神韵和情怀。肇始于古代希腊文明的文化精 髓,是讲求自由,其自由主义的文化大潮烟波浩荡源远流长。而发轫于亚细亚的东方文化,骨子里讲求的就是尊严,亦即先秦诸子时代展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那股自 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性理、性情、“浩然正气”、“自在风骨”和神韵情怀。这风骨正气,神韵情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尊严主义,即遇事把人的尊严放在首要和 优先位置,东方的尊严主义的传统甭管是历经两千年家国专制乃至极权利害的压制利诱,还是列强践踏,仍然灰蛇走线倔强挺立于中华大地,无论东西南北中左右, 还是江湖庙堂农工商,绵延不绝,浴火重生。集大成者,今日所无限神往的“唐宋气度”,那种自信与包容,亦曾是东方神韵情怀的灵光一现!

    我们说,中国人亟需精神重建,首先就要复兴这种富有东方情怀的尊严主义,这种讲求人格尊严、国格尊严、文化尊严,就是人人自我负责而富有尊严地生活着(一 种永远的现在进行时)。如此,中国的官场文化、商场文化、艺(娱)场文化、社区生活等等,就没有那么复杂,中国人就不必那么累于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权谋或 谋略,中国的地缘政治、人缘政治,乃至整个生产、生活、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和全社会生态,亦即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教育生态、科学生态、文化生态、卫生 生态——也将为之改观,民主与法治这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治理方法运行于国中,更是自不待言。每个人的尊严是一切人尊严的前提,所以,尊严主义必然导出自信、 包容、自处高贵的文化精神。只要这种“神韵情怀”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行为方式的现在进行时,中国人的精神重建也就开始上路了,现时代的天下相安世界共生之道 亦必行于世。

    3、  善待他者

    东方神韵情怀的展现,需要内在心灵的安顿。在现时代,中国人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情商,还需要唤醒内在的灵商,中国人也需要自己的“世俗上帝”。因 为,人类面对的一切危机,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危机,人性的危机,价值的危机。当代中国精神重建的核心命题,依然是华夏先贤大哲提出的良心、良知、良能。即: 发动良知、发现良心、发挥良能。发动良知是为了发现良心、确立本体;发现良心是为了发挥良能、重建世界、重建社会。良心、良知、良能三位一体,就是中国人 的世俗上帝,此亦即海外华人所说的“良知教”。这一世俗上帝的第一原理或道德律,就是“善待他者”。

    所谓他者(the other),是指“我者”(Myself或Ourselves)以外的所有的生命存在,所有的人,所有的社群,所有的国家,所有生态,所有物事。是“五 伦”关系即“官民、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关系之外的“第六伦”,即陌生者,亦即“群伦”关系,尤其是相对“我者”,处于弱势的陌生人群、弱小国家以及 “我者”的“过节者、厌恶者、仇恨者”,“异族”、异国、异类及其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以及“第七伦”即物事,“第八伦”即神的关系。我们中国人曾经把 “他者文化”,界定“狄”“狨”“蛮”“夷”“匪”“伪”“非人”“异己分子”“蕞尔小国”……并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么,如此相处的结果,迟 早是要么“我者”彻底征服,甚至彻底消灭“他者”,要么“我者”被“他者”征服或消灭。然而,人不能也不可能只限在自己的自然生命及亲情之内,每一种我与 自身、亲情之外的个体、社会及自然事物即“他者”的关系,都成为一根生命的经纬线,从而构成生命的世界图景(锦)。当我们把一根一根的生命线抽取、剥离下 来时,生命之“锦囊”便空无所有了。所以离开健全的人伦关系、人情关系,就没有了人生,也没有了社会;离开了人在他者中所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就没有了天 下,没有了世界。

    人性无善恶,因良知而有向善、从善、至善及臻于完美生活的秉赋。何为善?善,就是他我、群己和合共生关系的实现。那么所谓“善待”,就是公正地对待、兼相 爱地对待、无私地对待、真诚地对待、平等地对待、自主地对待、无差别地对待、无障碍地对待。生命是地球优于群星的标识,生命是地球最美丽的花朵,人类作为 生命意识形态的“我者”,是从第一次发现“他者”的存在,开始确立“我者”的存在,即从“他者”观照自身的快乐体验中,重新发现了“我者”,也发现了“他 者”是“我者”存在的条件这一事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每个人善待他者的行为是一切人善待他者行为的条件,于是,善待他者的行为便成为人类一切公 民共生体、幸福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今日中国人,应当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善待他者的人格形象、国格形象(包括外交形象)、文化形象高于一切。是人际交往、国际交往的最高准则。

    4、  和合共生

    如果说“善待他者”还有目的,那么其终极目的就是:普天之下,和合共生。

    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已然走向“三大极限”,同时还有三大融合:一是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增长的极限”与全球融合,一是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里的“对 抗的极限”与天下相安,三是文化生活领域的“施恶的极限”与全民身心灵安顿。尤其是后两者,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受着地缘政治为核心的权力关系转圈子,而争斗 不已,单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就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以核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争斗为内容的“冷战”,尽管早在60年代就清楚地知道核战争无最后赢家,而互 联网时代可能出现的黑客“超限战”,更是只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坐在家里的电脑前,就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一个国家的核心部门归于瘫痪,“对抗的极 限”的底线,“施恶的极限”的底线,是任何群体或个体生命如果得不到善待,他或他们的身心灵如果无从安顿,即使你强势到结成国家集团,或不可一世的帝国 (如美国和前苏联),也可能在瞬间瓦解。于是,人们不能不重新认识到保护地球、呵护生命、尊重生态高于一切,不能不重新认识到众生和合共生——和解共存、 和衷共济、和谐共享——的价值高于一切。

    这里,我必须强调,和合共生的第一步是“和解”。正所谓“劫波历尽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和解,表现在文化观念上,就是承认所有人(包括敌人)的生存 权利,不以人为敌、以邻为壑,而以谋求共存共济、互补合作为出发点;在政治经济上,再次确立“公民主权高于官员主权”的运行秩序,所有阶层及国家,不再谋 求获得特殊利益的权力为政治目标,从而以生态政治、生态经济超越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有句英文谚语,叫做“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由他者活!”),和合共生,真正体现出人类“敬畏生命”的宗教情怀和“他者高于一切”的哲学伦理原则。

    综观人类历史,那些实现了社会内部大和解的国家,真正是做到了一心一意搞改革,同心同德谋发展,目的永远不离开全民、全社会、全生态本身。实现不同文明、 文化的国家、地区和族群的大和解,就有可能共同面对和解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外层空间、族群冲突、文明冲突、网络民主、移民、黑客、恐怖主义、 重大自然灾变、社会公平、跨国传媒和跨国公司带来的去国家化去区域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确定性增加等重大挑战和重大机遇。没有社会和解,就没有和谐社 会,更遑论和谐世界。因此,我们坚定地认为:当代中国亟需对内实现社会大和解,对外树立魅力大国形象。

    和合共生——中国精神重建和文化再造的时代主题!

    如果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能在世人面前展现这样的处世哲学,这要的文化形象,这样的国家形象,那么启正君首创的“公共外交”,必定会取得空前的辉煌成绩。

    最后,完成中国人新的文化形象塑造,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世界文化、文明的超越与整合,我们还将从以下六个层面渐次展开探微索幽,即:一切从身心灵的健康开 始;一切从语言的改变开始;一切从世道人心(社会诚信心理氛围)的改进开始(或一切从收复道德失地开始);一切从全民全生态社会的权益开始;一切从现代政 治文明(结构)的建构开始;一切从发挥公民、社会、政府三大自组织力开始。一句话,让我们把迷失的发展目标和常识性生活找回来。

    这六个层面,就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基本范围与方向,衷心欢迎大家一道来参与,一道来帮忙。因为:

    ——我们需要有灵魂而真正有影响力的时代精英!

    ——我们需要娴熟驾驭现代世界工艺文化和精神开放、理智成熟的国民!

    ——我们需要国之公器而公用的职业政务官!

    ——我们需要负起中国社会大和解与世界文化建设责任的大国精神的政治家!

    ——我们需要描述得出现代中华人特质和高尚理想的艺术大师!

    ——我们需要发现自然、文化运行法则而自身超然物外的思想者!

    ——我们需要善待他者自处高贵而胸怀天下的幽雅气度!

    国家形象高于一切,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我想用美国中国学开创者费正清先生去世前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结束这篇回应性文字,他说:

    “中国既然有独一无二的过去,它必将有独一无二的未来。”

    钱宏

    2010年7月2日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