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人生12讲(一)】王辉耀:开放式人生

2014年2月17日

(演讲实况请关注6月中下旬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东方卫视联合策划的《海归中国》系列节目。)

    王辉耀教授,1958年出生,1984年出国留学。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以下是他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海归中国》“海归菁英高校行”华师大专场的演讲实录。

    (演讲实况请关注6月中下旬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东方卫视联合策划的《海归中国》系列节目)

    王辉耀:开放式人生

    尊敬的各位学长、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著名的华东师范大学,特别是来到了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的《海归中国》,这样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节目。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其中。

    中国,确实进入了海归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有300多万留学人员出国,遍布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迎来一个海归回来的大潮,回国的有150万,接近50%。去年,出国45万,回来31万,这个数量是“大进大出”。

    我们进入国际人才大循环的时代。今天的留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从80年代的精英留学进入大众留学,从当时每年几千人到上万人,到现在的40、50万人。

    中国留学100年 海归分五代

    我认为中国100多年的留学大潮当中,分五代海归。

    第一代是1872年的清朝海归,包括容闳带领的120留美幼童。1900年到1927年是第二代海归,诞生了大量中国现代的精英,包括在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13个代表,8个是海归。包括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都是这时候的海归。第三代海归,我分为1927到1949年这段时间,这些海归更多是理工科,大量是这个时代的。第四代海归是解放之后,1949年到1965年,像江泽民、李鹏这一辈的。

    今天的海归在人数、规模和去的国家的广度上,超过了以往的时代。今天我们参加演讲的三位(王辉耀、陶景洲、童世骏)是第五代海归的缩影。

    我出国先到的外交部

    节目希望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和大家谈谈我出国的经历。

    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在学校时我非常沉醉于文学世界。华东师大也是一个文科院校,我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学的是英美文学,那时候大学学莎士比亚,学狄更斯,学17、18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包括欧美的文学。当时,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们要学更多的知识,一定不能做井底之蛙,一定要走出去。

    后来,我研究了中国近代的文学人物,比如我来自四川成都,我发现近代中国的作家,像成都的巴金,他走出了成都,走出了四川,去了法国。郭沫若,也是来自四川。他当时出川非常难,要乘船到重庆上游,从长江三峡过来,走到上海,走到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区域,去到国外。所有的人,包括政治人物,像周恩来、邓小平出国读书,都给我当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也需要走出去,所以我在大学就萌发了想要出国的愿望。

    当时想,如果要出国,可能要去一个比较国际化的部门。80年代初,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但那时我已经萌发了自己找工作的愿望。第一个想去的地方是外交部。我坐着火车,从广州跑到北京,去了外交部,说我想到外交部。外交部说,我们不接待个人。如果你想来外交部,你要回到学校。我再回到学校,和学校领导讲。当时,外交部只招广州籍、会说广州话的学生,我不会说,自然没有机会。

    之后,我争取到了外经贸部,我觉得也不容易。到了这样的环境,我觉得可以和世界打交道,可以和国外的代表团,可以把国际化的知识用上。

    在经贸部工作当中,我觉得我的知识不足。比如我们学文学,对国外的管理、商务一窍不通。我在担任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翻译的过程中,当时我记得世界银行在中国举办了一个讲座,我做翻译。他们和我说,国外还有一种学科叫“工商管理”MBA,这不仅可以学管理,也可以学财务、营销、组织管理等等。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当时给了我一个很深的印象,想出去学习综合性的管理,而不是我国党史学的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这种比较单一的学科。我就是这样一步步朝着出国留学的目标靠近。

    环境上的差距是个文化冲击

    如今的80后、90后留学,国内外的硬件没有太大的差距。有时中国的硬件还更好。80年代我们出去的时候,国内国外有很大的差别。举个例子,当时我出国的时候,从北京要飞到加拿大。那时候,飞机不能直飞,北京到上海,上海加油,从上海到旧金山,旧金山飞到纽约,纽约到多伦多,停了好几次。

    比如在旧金山换机的时候,我看到巨大的机场。那时候中国的机场非常小,我看到了巨大的超市、商店,来到了物资极为丰富的社会。我们在纽约上空盘旋,纽约一片灯海,物质冲击非常大。我在多伦多下飞机的时候,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让我感觉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我觉得,我们那代人在环境上的差距,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冲击。

    为什么首选攻读MBA

    我觉得,出国留学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给你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相对我们当年来说的学习环境,我属于当时中国最早读MBA的学员。当时我们的学院,我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

    当时我们很多加拿大同学觉得很惊讶:“你来自(red China)赤色中国?”

    还有一个同学说:“我能不能摸一下你?”

    我说:“可以啊”。

    他摸完之后说:“我摸了一个来自赤色中国的人”。

    那时候,国外对中国也是了解得不多。留学生出去,有一种传播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责任。

    在国外留学的过程中,MBA的教学突出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的发言能力,你的综合能力而不光光是考试的成绩。我读MBA的那一年,给我带来很大的变化。原来我不能说,在课堂上我也参与了大量发言。特别是原来的条条框框不起作用了。

    比如我们发言的时候,以前在国内学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习惯性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教授打断我,为什么事物要一分为二?我说,这是马克思说的。他说,为什么不可以一分为三、一分为四,一定要一分为二?我觉得,在他们的环境里,只要你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你可以把你的观点说清楚,你就可以得到分数,得到他的认可。

    你要标新立异,要突出你的思想,特别是突出你的创新。我觉得,这是我在留学过程当中学到的第一课,非常非常重要。

    一定要找可以写上简历的工作

    在留学当中学到的第二课,你要自己找工作。这在原来,国内没有这样的能力训练。

    我在加拿大商学院读书的时候。第一个工作去了加拿大的帝国商业银行,当时是暑期工作。当时很多同学说为什么不到门口的餐馆?1小时几美元,很简单。

    我就想,我洗了1万个盘子又怎么样?我也不能在简历上写我洗了1万个盘子。我觉得,一定要可以那种可以写上简历的工作,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锻炼。在那样的社会里面,好像没有组织了。

    我们在国外待的那些年,感觉什么都要靠自己,要培养你自我锻炼能力。我就在图书馆,查遍了加拿大所有公司的介绍,我发现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有一个高级副总裁在香港做过。

    我告诉同学一个诀窍,你写简历,要写给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而不是寄到人事部。所以我把我的简历寄托了高级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把我的简历交给人事部,人事部叫我去面试,马上给了我一个暑期工作。所以我第一个暑期工作,就是在多伦多,很繁华的一个地方,类似于华尔街那样的一个地方,我得到了很多的训练。

    第二个暑期工作,是在一个开论坛的过程中。当时加拿大城市联合会的会长在演讲中提到一件事:说夏天要接待一个中国代表团,他提到这么一个细节。

    演讲之后,我就说:“祝贺你,讲得非常好,你们夏天要接待一个中国代表团,我是否可以给你做一个义工?”

    他说:“我们没有收入,没有报酬的”。

    我说:“管饭就行。我在国外学到,经历比金钱更重要。”

    那个夏天,我就拿到了这份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当时是中国部级领导带了很大的代表团,我们在加拿大访问了一个月,我做翻译,学到很多东西。

    在国外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锻炼。一个是要靠自己,要在学习当中学到东西。二是要学会工作。

    我的第三个暑期工作,去给日本500强做授课老师。你在国外的时候,突然觉得世界的“半径”大了很多。

    归来:全球化时代一定要比别人快半拍

    谈到回国,今天也是中国经历最大的“海归潮”,当时我们回归的时候,海归的非常少。1993年的时候,我当时在加拿大一个很大跨国公司做,全球最大的工程咨询管理公司,我从助理经理到经理,再到董事经历。然后我又应聘了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和中国的首席商务经济代表。我当时被派到香港,这些年,做了中国的政府官员,又做了国外的政府官员,又做了跨国公司的职位。

    人生,要不断的挑战自己,不断的突围,还能不能做其他的事情?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时候说到,留学人员要想做贡献,还是回来好,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3年,我首席商务代表任期满了之后,我立即回国创业。当时我回来,在北京的友谊宾馆租了一间房,进行创业。

    创业的过程很艰苦,当时不知道做什么。但是创新创业的意识,是非常强的。我们要创新一个东西,而且这种东西要把两边的文化优势结合起来。所以我决定,要办一个国际咨询公司。

    90年代,我们介入很多国际大型项目咨询工作,做得也不错。

    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海归创业人物。创业做了一段时间,我就觉得还是要不断的超越,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一定要比别人快半拍。这时候,我就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做了一段时间的教授。后来我觉得,把自己的政府经验、企业、学术的经验做得最好的,就是做海归社团、智库。

    2008年,我们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当时创办智库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智库是什么,现在大家普遍接受了智库。要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打造中国和世界更多的交往,智库很重要。

    在今天的平台上,我们做了很多的事。包括这些年来我们在做海归的研究,国际人才的研究,已经做到了中国比较前沿。我们还在社科院发布4本蓝皮书,也参与国家很多部委的政策建议,包括中国的千人计划,包括中国的海归创业计划等等。

    回顾留学生涯,回顾国际化的路程,我觉得对中国来讲,对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来讲,如果大家有机会、有条件,不妨走一走,看一看。就像中国古代人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世界这么大,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也不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央,我们要放眼看世界。就像小的时候我们有一句老话:“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对我们来讲,很多方面没有界限,我们必须要走出去。不仅是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中国人也要走出去,中国的留学生也要走出去,同时我们也需要大量的人走回来。

    中国进入“海归时代”

    中国,目前需要大量的海归,大量国际人才来改变中国、推动中国进步。今天我们的节目,实际上是非常好的一个节目。海归在中国35年来,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99年的时候,国庆50周年观礼的时候,像李彦宏、邓中翰等都在里面。当时他们回来,是觉得回来能有更大的发展。10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中国诞生了像百度这样的企业。包括李彦宏在山西太原,太原庆祝2500年建城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去太原,待一起好几天。他和我说,回来的机会太好了,中国的机会,可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在目前任何阶段都没有的。作为一个中国的海归,回到中国,可以把你的两种文化劣势转化为优势,创新中国、创业中国。中国第五代的海归,和前面四代最大的不同,这是一个创业中国。第一、第二代是拯救中国于清王朝,推翻封建社会。第三、第四代海归是建设中国,第五代海归,是创新创业中国。

    中国进入一个海归时代,中国迎入一个海归大发展的时代。今天的机会非常好,但时间关系,我简单分享一些故事,简单讲讲我的体会、感想。

    非常感谢上海广播电视台和华东师范大学给了这么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我想把时间留着,稍候和大家做问题上的交流。

    今天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演讲实况请关注6月中下旬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东方卫视联合策划的《海归中国》系列节目。)本文选自快播上海。

海归人生十二讲:

【海归人生12讲】王辉耀:开放式人生
【海归人生12讲】陶景洲:人生别怕”历史误会”
【海归人生12讲】童世骏:在源头经历“全球化”
【海归人生12讲】陶闯:归来有点迟
【海归人生12讲】于刚:瞬间决策 长久思考
【海归人生12讲】高西庆: “一架精妙的机器”
【海归人生12讲】王巍:不极致很幸运
【海归人生12讲】张军:为了构筑发言权
【海归人生12讲】刘西拉: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海归人生12讲】萧丽河:走下去才叫梦想
【海归人生12讲】蒋琼耳:忐忑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