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一带一路”可通过互联网企业提升影响力

2015年7月28日

张亚勤,百度公司总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

“一带一路”战略恰逢其时 

  其实谈国际化,一个是跨国企业怎么样在中国成功,一个是中国企业怎么样“走出去”,谈了很多年,至少有15年、20年。现在提出“一带一路”这个大的战略,时机是最好的,条件也比较成熟。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互联网产业为例,这么多年来中国企业整个的品牌也好,影响力也好,全球影响力大大的加强。10年前、15年前在美国只知道几个品牌,现在有一大批的企业“走出去”,相对比较成功。刚才谈到互联网企业全球前10名有4个是中国企业,另外6个是美国企业,所以中美在互联网整个产业上可以说是在都起了全球的都有领导作用,在中国讲BAT。我到了百度差不多10个月,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五一的时候说要偷偷的去到菲律宾几天和朋友们去玩,是没有工作的,三天休息一下。结果去了之后,也不知道谁说出去了,来了一批人,他们说中国搞“互联网+”,能不能把我们“+”一下。中国企业在外面品牌影响力已经打出来。

  第二,中国的市场本身,特别是互联网,是充分竞争的,竞争的强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厉害。互联网的每一个行业在中国的打法和竞争的程度,包括一些创新,其实在出去也都管用。比如我们在巴西买了一个团购的公司,一开始和GroupOn,它是做团购的鼻祖,一开始有竞争,我们只有35%的份额,后来经过半年左右我们把国内做团购的方式,比如电影票可以订到座位,简单餐饮出行的方式,介绍之后,半年左右,现在占55%。所以很多东西中国的一些策略,中国的一些应用方面的创新,运营的创新,都是可以输出的。

  第三,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必须的,因为企业做大了之后,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一种优化和配置。不管是人才也好,技术也好,还是以市场为资源。比如说我们发现往往在美国雇这种高端的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比中国可能还便宜,可能流失率还低。这也是很有意思的。我15、16年前回国的时候,当时在北京来建立微软的研究院,招中国人才做全球的技术的产品。现在百度在硅谷建立了一个研发机构,雇美国的人才做中国的产品,这很有意思,全球范围之内的人才在大的优化和配置。可能也有很多坑,公司出去有很多的挑战和很多的坑,一会儿有时间再跟大家分享。

企业走出去要充分考虑本地化  

  企业“走出去”之后,肯定不能用在国内一样的打法。比如说百度在国内是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在伦敦、在英国为什么有优势呢?显然优势很小。到了东南亚优势也不大。做PC搜索,如果跟国内的同样的打法肯定很困难。有很多东西可以输送出去,比如说移动的应用,移动有一系列的应用,包括安全的、省电的、加速的、文件管理的,这些应用在国内开发很快优化到全球,这也是互联网的好处。所以我们做了差不多一年左右,移动的产品现在全球已经有2.2亿的用户,这2.2亿我们所用的市场的费用比搜索要小得多。如果在国外还做同样的搜索方式,建数据中心肯定不行,我们通过更轻的方式,用移动和全球运营的系统,我们在国外有很多的合作,跟Facebook的合作和微软的合作。再比如说在巴西做团购,在日本我们有一个产品叫“好123”就做得很好,包括输入法,在东南亚我们走移动的产品,每一个国家不一样,但是和百度本身都基于百度现在的产品技术,也不能脱离母体。陈永正陈总在这儿,我们当时在微软的时候,一块儿管理微软,亚太大中国区的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微软在全球做得很好,到中国怎么本地化、中国化,我到日本去说百度是中国的公司,全球的公司,到日本就是日本的公司,必须要考虑本地的生态、本地的合作伙伴、本地的用户习惯。互联网是一个全球的技术,是一个本地的现象和服务,我一直讲四个现代化,技术人才可以是全球化,但是市场一定是本地化,服务是个性化,产品是多样性。

更多发挥互联网企业的作用 

  “一带一路”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其对中国整个的发展都有决定性的作用,绝对是一个好事。现在“一带一路”出去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重资产,包括交通的、物流的、基础设施,这都挺好。我希望也能带上我们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其实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整个大战略当中也会起到一些作用。

跨国公司也是中国企业 

  我在跨国公司工作了16年,在微软工作了16年,在总部工作过,在中国也工作过,有很复杂的这种感觉,讲到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中国的新常态下,跨国企业的早期优势现在已经没有了。比如说早期在10年前是有绝对的人才优势,最好的特别是在IT这个领域,最好的人才是到跨国企业,五年前有相对优势,现在其实都没有了。现在最好的、最顶尖的人才是创业了。当然还是有很优秀的人才,这个优势已经没有了。资金优势也没有了,政策优势更没有了,进入一个新的常态。好处是整个中国的环境越来越市场化,法律越来越清晰,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这是有好处的。

  第二、跨国企业也是中国公司,也纳税,也为中国贡献力量,要公平的对待。现在我看到现在很多正面的一些迹象,就是政府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是支持一个产业或者是支持企业,政府的法律法规越来越清晰。所以,不管是国内公司也好,跨国公司也好,希望运营的成本、沟通的成本越低越好,有越来越多的可预测性。现在最害怕的是搞不清楚政府有什么变化,我们有一些部门,包括百度也是,一个部门忽然说由于上面一个什么政策就停了,业务不能做了,这一定要更清晰一些。中国企业出去和国外企业到中国来,这其实是越来越对称的。我们怎么对待别的国家在中国的企业,人家就怎么对待我们。所以说市场化、法律化、公平是我们未来政府所做的重点。

  (本文节选自其在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专题论坛上的发言,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