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和拉美:多元化合作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2016年3月2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于3月19-2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19日下午召开“2016拉丁美洲经济展望”会上,与会嘉宾就拉丁美洲和中国经济发展、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与拉美国家应多元化合作
“中国和拉美国家应该更进一步提升和拓宽合作伙伴关系,拉美国家不仅是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矿产能源等大宗商品,双方之间应该进行更多元化的合作,包括在教育、技术创新等很多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表示,中国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在交通、基建和通讯等领域,中国在拉美国家投资了很多项目。
但是近期,拉美地区增长乏力,很多国家已经连续几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在此背景下,中国和拉美国家应该进行更多元化的合作,包括在教育、技术创新等很多方面。在双方的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多互补性的作用。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拉美地区最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所谓“自然资源诅咒”,即过分强调自然资源的作用,而忽视经济多元化发展。他表示,自然资源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寻租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因此,拉美国家最需要去做的是促进经济多元化,其中创新对于经济结构的改变非常重要,更应该去关注的是如何建立促进创新的体制。
“现在双方的经济增速都在放缓,更应该改变合作的质量。一方面,在贸易方面除了‘量’的增长,还要实现‘质’的提高,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强调创新的力量,加大双方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以创新促进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心司长马里奥认为,过去,拉美和中国一直有很多合作,包括向中国出口自然资源、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等,这样的合作方式虽好但还远远不够。
秘鲁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认为,中国构建开放的经济体系与多边国家开展合作,有三点非常重要。一要保持开放度,二要在新技术方面保持创新,三要保持政府透明度。
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上,泛美投资公司总裁詹姆斯·斯克里文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双方已经互相分享经验教训。关于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他认为三个因素非常重要。首先是包容性,在教育、卫生等领域,保障社会公平。其次是创新,通过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再次,要促进社会私营部门的发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认为,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做两件事。首先,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受益于加入WTO后的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经济出现快速增长。因此,对于当前的TPP等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中国应该开放的态度面对,以继续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其次,转向更高的价值链,推动消费驱动型的城镇化。特别是中国应该思考如何用更多的政策,帮助农民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当中,而不是只是“农民工”。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发展中国家走不出去的宿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王金照认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可以实现的。一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二是要有包容性的社会发展政策。三是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产业升级方面,王金照认为中国有很多优势,包括拥有规模较大的多层次的市场,吸引跨国公司来投资;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在不断增加;中国政府在提前对重要产业进行战略布局等。要顺利实现产业升级,中国还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第一,控制成本,包括土地、金融等成本。第二,通过改革和政策安排,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更多高端项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构建中国企业为主导的价值链,形成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当前宏观经济下滑并非坏事,对行业来讲,正是借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机会。”美国铝业亚太区公司事务副总裁黄志湘认为,现在的发展要务是通过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帮助企业进入到更多高附加值领域。
文章选自中国经济新闻网,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