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深切缅怀顾问吴建民大使
2016年6月21日
6月18日凌晨,中国前驻法大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顾问吴建民先生在武汉不幸因车祸去世。他的突然离世令人震惊与悲痛,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专家学者、理事、研究工作人员谨在此致以沉痛的哀悼与深切怀念!
吴大使毕生致力于中国外交事业,退休后仍为推动民间公共和智库外交积极奔走。吴大使儒雅、睿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参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长期不懈地为推动开放积极发声。他总能站在人类整体的利益和宏观长远的视角去思考国家战略、沟通中国与世界,用国际化的叙述方式希望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与和平崛起的姿态。他是一个兼具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中国杰出的外交家!
他大力支持中国智库的发展,于2011年起欣然担任CCG的顾问,他也是CCG不少理事和专家的好友,他为CCG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吴大使一直鼓励CCG坚持用全球化理念、开放的视野做智库,鼓励CCG多走出去到国际舞台上交流,发出中国声音,提高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吴建民大使是真正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外交家,为中国的开放交流和参与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我们会牢记吴大使的殷切期望,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加有力地在国际舞台上传递中国的声音!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
2016年6月19日
来自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的缅怀
CCG 理事
我国失去了一位向国人解读中国外交战略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大师。大师难得,中国现在需要这样的大师。
——龙永图(前外经贸部副部长,CCG主席)
吴建民大使是富有远见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积极推动者,他的离去无疑是中国开放力量的一大损失!
——王辉耀(CCG主任)
非常痛心!吴大使为人谦和,一辈子为外交为国家作出贡献,凌晨还奔波在路上。
——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CCG副主席)
外交舞台传递中国声音的吴健民大使。给我们留下了新时期在处理国际双边多边外交关系发展史上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财富和参考价值。我多次和吴大使共同出席论坛峰会对话。平易近人,刚柔并举。老人家的永别让我们失去一位外交智库研究的大师。悼念吴大使。
——王广发(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总裁,CCG资深副主席)
惊闻噩耗, 无比悲痛, 吴大使为人、为学、为师、为官均堪称一代楷模。
——王俊峰(金杜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CCG副主席)
大江东逝,白云千古,一代宗师驾鹤归去;龟蛇肃穆,东湖含悲,百年名家泣血缅怀。
——汪潮涌(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CCG副主席)
吴大使温文儒雅,理性务实,有真正的外交家风范。特别是近年来他面对一些非理性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杂音,敢于坚持宣扬全球化和与世界融合的观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继承。把他的未竟事业发扬光大,就是我们对他最好的怀念!
——张懿宸(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CG资深副主席)
智者已逝,智慧永存!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CCG副主席)
太心疼,太悲伤,太突然,生命如此脆弱!吴大使,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CG副主席)
2013年,习奥安纳博格庄园会晤后的第二天,由中央党校组织的中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有幸和吴大使一起参加了这次对话。我眼中的吴大使是一个视野开阔、理性智慧的学者,是谦逊而温文尔雅的长者,与中国太多的官员不同,分析问题重逻辑而不是傲慢和盛气凌人,重细节和鞭辟入里的分析,而不是只讲原则。中国太需要多一些这样有国际视野的,有国际观的,有独立人格的官员。天妒英才,留下的是永远的尊敬和怀念。
——陈爽(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CCG常务理事)
在去香港的路上,惊悉吴大使武汉车祸辞世。一个月前还曾和大使一起开会 无法相信… 悼念这位开明睿智,直率敢言,主持正义,坚持真理,充满魅力的外交家。
——张亚勤(百度公司总裁,CCG常务理事)
中国外交界的重大损失、体制内敢于面对现实仗义直言的榜样。他的智慧,来自知彼知己;他的底气,来自对中国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充分理解;他的勇敢,来自于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深爱。他和父亲同岁,出生于战火硝烟的日据时代,儿时饱尝铁蹄下民族面对的苦难,成长于站起来的中国,深知时代使命责任与人生的定位。这一代人,是中国精神的最好代表。他相信,只有我们不误读世界,世界才不会误会我们。建民先生千古。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CCG常务理事)
我昨天下午还在欧美同学会的活动上和吴大使聊天, 他说要赶飞机去武汉开会。儒雅谦虚的大家。人生无常, 一路走好。悼念。
——易珉(香港铁路中国首席执行官,CCG常务理事)
和吴建民大使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交集,只是在CCG 的会议或其它一些活动和媒体上听过他的讲话,了解他的思想观点,确也如沐春风,发人深思。惊闻大使意外辞世,感慨痛惜不已,好似亲人故去。生命都是短暂的,物质财富等更是过眼烟云,吴大使留下的品格魅力、处世哲学却能留芳千古、福泽万代,大使走好!
——林耀(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CCG常务理事)
上月才在CCG理事年会听吴建民大使演讲,他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我深表认同!中国的崛起应该有大国的风范和担当,而不是天天把西方国家亡我中华不死心挂在嘴边,狭隘的民族主义只能吵架,强硬不代表强大,伟大的民族和国家需要自信更需要不断检讨才能进步!
——吴云前(百年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CCG常务理事)
震惊,真是天妒英才!沉痛哀悼吴大使。
——王伟峰(光大金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CCG常务理事)
外交儒将音容犹在,文人风骨幽思长存!——沉痛悼念吴建民大使。
——焦涌(北京成华合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CCG常务理事)
清晰记得一次次会面时吴建民大使的音容笑貌,尤其上个月在京圆桌论坛的畅叙仿佛昨日。良师益友,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陈宁(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CG常务理事)
变革中的中国失去了一个进步的力量。
——张黎刚(爱康国宾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CG常务理事)
吴大使生命走到了尽头,一颗举世瞩目的外交明星就这样陨落了。但是,他的事业将会继续下去,他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是安宁、富有。中国人民将会安享吴大使留下的巨大政治遗产,将会永远怀念他,世界民众也将会永远怀念他—吴健民先生永垂不朽!
——徐文庆(芙塞氏国际贸易董事长、创始人,CCG常务理事)
沉痛悼念吴建民大使,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陈耿彬(长荣控股集团董事长,CCG常务理事)
有缘见过,为他的睿智、儒雅和外交家的良知所感动,不随波逐流、冷静理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他是中国难能可贵的存在!突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我们,太残忍!深切缅怀吴建民先生。
——葛明(北京华明财会咨询公司董事长,CCG理事)
CCG 专家
在这个转型的大时代,人们缺少的倒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而是浅见易懂的常识。我自己把大使看成是中国内政外交事务的启蒙者,大使深以为然。
——郑永年(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吴建民大使是一位真正具有全球视野、大智慧和硬骨头精神的中国外交家,值得人们尊敬!本人与吴大使只见过一面,那是去年十月份在复旦大学听他作报告。后来,有幸我的一篇拙作与他的文章陈列在一起发表。
——徐洪才(著名经济学家,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吴建民大使不幸遭遇车祸离世,实在痛惜!国家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外交人才,CCG失去了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
——何伟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共同主席,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吴建民不但是中国著名的外交家,而且也是近年在围绕中国国家发展方向的公共讨论中的标杆性人物。他的观点虽不无争议,但谁也无法否认在其观点背后的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以及那种充满理性的思维方式。吴建民是我的两个谈话节目的多年嘉宾,也由此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邱震海(凤凰卫视评论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敬挽吴大使!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深切哀悼吴建民大使!
——黄剑辉(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吴大使的逝世是我们国际关系领域的一大损失,也是我们CCG的重大损失!
——沈伟(法国昂热高等商学院(ESSCA)副院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现在想来,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寥寥数语、无以寄托哀思,惟愿吴院长在天堂一切安好。
——黄日涵(CCG研究员)
有人说吴建民先生是中国的鸽派,其实他只是一个正派的中国学者,只是一个天真的知识分子。他更像一只优雅的仙鹤,在混沌的天际发出响亮的鸣叫。他不厌其烦地告诉当代中国人,我们何以走到现在?我们又要去向何方?而现在这只仙鹤飞走了,守卫他的天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责任。
——储殷(CCG研究员)
外交资源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竞争力 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在东亚,而东亚现在来看发展的势头再继续。同时中国需要建立咨询公司,整合处于失散状态的退休外交管,从而实现外交资源和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 (2014年11月21日,吴建民于首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
做好准备迎接第四次创业热潮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外交史上意义非凡的战略性倡议,实现此宏伟构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可为亚洲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2015年3月26日,吴建民先生在CCG月度月度午餐会上如此把脉“中国与世界新格局”)
全球化时代要建立全球品牌 每一个国家在崛起的时候,都会诞生出一批好的品牌。中国也在走这样一条道路。产品跟质量、服务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好的品牌,需要很多人经过好多代的努力。 (2015年11月20日,吴建民在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谈论中国品牌全球化时作如是说)
中国“走出去”应警惕封闭观念 封闭这种惯性害人害己,一方面堵塞中国的出路,阻碍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阻滞全球化的进程。目前,中国的企业正在大规模地走向世界,但是封闭的观念及其导致的危害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2015年7月12日,吴建民出席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并作开幕式发言。)
对全球化的正确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中国融入全球化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我们融入进去以后是受益的。但是,我们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认识的。例如,我们加入WTO,受了大益。进行WTO谈判的过程中是有斗争的,但斗争不是为了走向对抗,不是为了打仗的,斗争是为了更有效的合作。 (2016年5月15日,吴建民在2016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鼓励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
吴建民大使生前一直在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和民间外交不辞劳苦的奔波,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吴老生前的最后参加的活动是由欧美同学会举办的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青委会成立大会,他在发言中提出青年人才要具备国际视野,并建议年轻人回国之后也要学会中国的办事之道。 得知吴先生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欧美同学会立即发表了沉痛的悼文,缅怀吴先生的大家风范。
欧美同学会沉痛悼念吴建民大使 6月18日凌晨,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法文化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吴建民在武汉不幸因车祸去世。惊闻噩耗,万分悲痛! 吴大使毕生致力于我国外交事业,退休后仍积极从事民间外交工作,为传递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形象而不懈努力。 吴大使是欧美同学会的好朋友、老朋友,曾多次参加我会的活动。令我们记忆犹新的是,近一年来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会与法方友好人士成功举办了首届中法文化论坛,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欧美同学会“努力成为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的一次生动实践。我们清晰记得他阐述中法文化论坛内涵时的深思远虑,清晰记得他张弛有度的开幕主持,清晰记得论坛期间法国友人对他品格与能力的钦佩之情,清晰记得论坛结束时他的音容笑貌和马上奔赴下一场活动的背影。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吴大使既是中国外交战线的杰出代表,也是矢志不渝践行留学报国理想的榜样。希望广大留学人员能够像吴大使一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增进中外友好关系的民间使者。
欧美同学会/ 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 2016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