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中美建交后贸易规模增长230倍 双方应加强制度化经贸关系

2016年11月28日


  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记者高敏)今年是在国际事务中非常重要的年份,尤其是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在此背景下,中美经贸合作下一步怎么走,引发各方关注。在今天举行的“经济每月谈”上,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


  虽然,一些观点认为,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会给美国经贸政策带来不确定性。不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分析,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


  陈文玲: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经济总量目前占全球的1/3,人口总数占全球总人数的1/4多,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多。中美同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从贸易看,1979年建交以后,双边贸易规模增长230倍,1978年是1288万美元,2015年达到5883.9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美投资迅速增长,中国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美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每年一度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中美经贸合作?陈文玲重点提到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陈文玲:到目前为止,中美之间已经进行了28轮谈判,应该早日完成这个谈判。过去是美国对华投资额大,现在是中国对美投资额大,我们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今年会到300亿美元。进行双向投资的安全保障成为制度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对中国,对美国企业也是同样。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表示,中美双方应加强制度化经贸关系,共同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共同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升级。


  王辉耀:采取有力协调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把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美国主导的TPP建设,和我们和东盟主导的RCEP建设,把它实质的内容和达成的共识衔接在一起。也可以积极邀请美国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更大范围地共建共享,推进中美关系发展。


文章选自中国广播网,2016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