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研究报告称我国国际学校行业监管亟待加强
2016年11月30日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张漫子)近年来,出国读书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作为国内基础教育与海外教育衔接的国际学校发展迅速。近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北京王府学校联合发布的《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显示,我国国际学校面临行业监管、师资培养、学生心理引导方面的三大挑战。
报告提出,在缺乏有效行业监管与行业自律的现状下,我国国际学校滋生收费标准不一、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办学机制多元且权责不清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学校市场的良性发展。
报告结果显示,国际学校的外籍教师存在师资质认定难、缺乏专业支持、流动频繁等问题,而本土教师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培训,很难介入国际课程的教学当中。
此研究还关注到部分国际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尚未充分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管理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在学生身心健康辅导、学校与家长的常态化沟通方面,尚未真正建立学校、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同时,由于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积极性,国际学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面临考验。
报告建议,保证教育质量是民办国际学校要正视的问题,完善政府在低龄留学人群的监管与服务也是解决行业监管现状的途径。此外,合理配置本土教师、外籍教师和海归教师,是维持国际学校教学稳定,借助国际课程教学经验改革本土课程,实现国际学校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完)
文章选自新华网,2016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