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刘科:如何把优秀的海归吸引回国
2016年12月27日
中国网12月2日讯(记者王琳)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强合作,多元并存”。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自2014年以来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两届。国内外知名人士学术界经营,商界和企业界代表共聚一堂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建言献策,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南科大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环球资源公司合伙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刘科针对如何把优秀的海归吸引回国作了如下发言:
我在美国工作了20多年,回国之后感觉到全球化,全球化人才真的不足,其实国外的机会很多,中国企业在外面赚钱的机会很多。去年参加第六届中美关系的研讨会,会后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美国的石油价格、天然气价格、大豆价格、玉米价格包括高端的人才今天都比北京上海便宜,唯一贵的就是低端人才,那边随便招一个工人几万美金,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去,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我们的民营企业的人才准备不够。
我责千人计划政府关系委员会这一部分的工作,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不定不承认中国优秀大学一部分的优秀人出国了,现在国家希望把人才吸引回来。
我觉得现在这个世界尤其今年变化速度很快,包括刚才讲的特朗普的选举,包括英国的脱欧,大家关注一点这两天看新闻,明天意大利公投可能黑天鹅,如果意大利公投玩乐也是脱欧,整个欧洲后面整个欧盟势不可当,这一块其实是一个危机,但是对于企业家中国也是一个机会,中国到底有没有智库研究这个,欧盟整个欧元解体之后,欧洲的技术人才资源还是有的,中国怎么样利用这个机会走出去,在那边把一些优秀企业拿过去,美国由于页岩气的革命发生,整个电力价格能源价格比较低,中国怎么样利用这些优秀的价格优势去下一步布局好,所有的这些个人觉得还是需要一批人才,国际化的人才研究,刚好全球化智库也是常务理事副主任,我们海归有一个很大的使命,之所以参与这个智库,我觉得中国海归前三十年的使命把跨国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一些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带进来,其实知道的成功李彦宏都是拷贝过来的,但是今后三十年还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怎么样把中国企业带出去,这是一个海归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
其实现在尽管千人计划回来几千人,但是真正的海外非常优秀的人还有很多没有回来,我们还在推怎么样把一些优秀的中国人比较好的国际机构里面任职,我们有些人60岁退休的人才怎么样推过去,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没有回来怎么样利用起来,去年全球化智库推荐的一位我们这一代第一个当到英国大学校长,一个中国人留学出去,在英国前十名大学可以做到正校长还是人才,这些人都是中国长大还是爱国的,怎么样把这批优秀的人吸引过来,哪个企业把这个人才抓住你的企业就可以发展,海外回来的还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海外,这个希望各位企业家挖掘。谢谢大家!
文章选自中国网,201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