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网] 美国要退出TPP,中国何不乘势接棒?

2017年2月13日



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执政以来,退出TPP等数个连签的行政命令、几十个国际首脑电话和一贯的天天推特制造了眼花缭乱的局面,给美国和世界都带来了新的风格和做法。


从中国的外交新方位来看,美国退出TPP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中国加强亚太地区合作对话、改善亚太地区国家间关系的一个机遇。我们可以考虑乘势接棒美国,加入TPP。



作者 王辉耀 苗绿 王欣 卢文华


  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促使了中国外交进入新方位,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外交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


  为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外交工作应该更加注重改善区域地缘政治环境,经济外交是实现此目标的有效途径。在美国退出TPP之际,中国可以考虑抓住时机尽快加入TPP。


  TPP其他成员国态度复杂,中国主动加入TPP谈判可填补美国退出后的空间,通过经济外交改善国际关系。


  作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重返亚洲”的标志性举措,TPP属于大型的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FTA)。TPP以其成员国家多、覆盖领域广和贸易标准高等方面都具有领先性而被称为高水平的FTA和“迷你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12个成员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6.21%,占全球贸易规模总量的27.64%。


  中国对外已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比重尚不足27%,而发达国家的自贸率一般在50%以上。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未来要继续推动全球化,积极同周边国家商建自贸区以形成实现全球自贸区网络布局是必要之举,而加入和推动TPP将是一个“双赢”选项。


  澳大利亚、日本等成员国在TPP上投入了较大精力,一直希望藉此协调和推动地区间的经贸发展。



  面对美国的退出,其他成员国的反应和心态比较复杂,有的国家仍对TPP抱有期望,但更多的开始转向重视中国在亚太地区经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对中国参与TPP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在亚太国家寻求区域经济安排的升级,并对中国的参与抱有积极、开放的态度的情况下,我们如果抓住此时机参与TPP谈判,通过经济外交促进各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增强互信,改善政治关系,同时促进TPP回归其经济治理机制的本质。


  中美存在广泛、深厚的共同利益基础,中国主动加入TPP有利于FTAAP的构建和更全面的区域经济安排。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亚太要勇于担当,发挥引领作用,采取有力协调行动,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我们要坚定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亚太开放型经济提供制度保证。要重振贸易和投资的引擎作用,增强自由贸易安排开放性和包容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虽然特朗普让美国退出了TPP,但是他也表示需要他所认为“更加公平”的贸易安排。中美在亚太地区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这也是特朗普无法完全回避的;其女儿春节期间拜访中国驻美大使馆、其国安顾问与杨洁篪国务委员通电话的言论主张等透出某种合作的信号。


  此前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美国主导的TPP是亚太区域最为重要的两个多边经济安排,但在背后的政治层面上存在一定对立和博弈。



  如果我们参与到TPP谈判中,可以加强与TP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对话,促进两个机制下所有成员国的合作,将原有TPP与RCEP的实质内容衔接在一起,并进而吸引美国共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实现新的、更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让所有的亚太地区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实现包容性发展,进而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挑战。


  我们还可以藉特朗普就任后发展基础建设的契机,邀请美国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如果作为一个大的区域合作战略,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对全球化会有很大贡献。因而中国应推动更大范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合作促进中美关系的更大进展成为题中之义。


  特朗普向俄罗斯靠拢,并在东亚等地制造潜在摩擦,中国主动加入TPP有利于凝聚儒家文化圈、改善与东北亚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促进亚洲一体化,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的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积极向俄罗斯靠拢,有意“联俄抗中”;在朝鲜问题上加大对中国施压,暗示将允许日本、韩国发展核武器;重申“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管辖权”和“美日安保条约”;有意挑起南海争端,这些都可能导致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东南亚地区摩擦、冲突的加剧。


  此前美国主导的TPP谈判,意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现在特朗普要让美国再伟大、重建美国,向俄罗斯示好,预计在亚太地区将会有一些新的地缘政治影响。


  TPP除美国之外11个成员国中的主要国家,如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极其紧密,相互之间贸易量很大。TPP的贸易开放程度很高,中国可以抱着开放的态度,用长期战略的眼光来积极加入TPP,实现与主要贸易对方国家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以上都表明TPP成员国以及韩国等周边国家,均是中国成熟的经济贸易伙伴,没有理由不搞好关系。在当下美国有可能“联俄抗中”、挑起局部地区冲突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从经济外交入手,积极改善与东北亚、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关系,通过共同的文化和经济利益基础加强互信合作。我们与菲律宾的关系也是利用领导人换届改善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参与TPP谈判,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和东北亚、东南亚、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包括菲律宾等原本不十分密切的国家;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与韩国、日本的关系,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发挥儒家文化圈的凝聚作用,促进亚洲一体化,避免美国“联俄抗中”可能造成的风险。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快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区的建设,在地缘和文化整合的基础上放大格局,减少美方可能在亚太地区带来的摩擦。


  同时,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文莱等TPP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参与TPP谈判有助于加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对话,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突破。


  中国角色备受关注和期待,中国主动加入TPP,可以充分展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决心。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讲话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热烈反响。在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我们加入TPP谈判,可以更具体实际展示我们推动合作共赢的决心,成为落实习主席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将会大大提振亚太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


  综合以上分析,中国应该抓住美国退出TPP的这一时机,尽快参与到TPP谈判中,通过灵活的经济外交,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亚太各国建立更加精密的合作关系,减少地区摩擦,改善国家间关系,确立中国外交的新方位。


本文作者均来自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其中王辉耀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苗绿为秘书长。



文章选自亚太日报,2017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