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用公益的理念培养专业的教育人才

2017年2月15日

理事简介

马蔚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原招商银行行长。


  感谢东梅能够让我和如雷贯耳的科学家同台演讲,实际他们都是我非常崇拜的人,很多人是我的偶像,杨振宁博士,包括晓东,我对生物科学感兴趣,他也是我的偶像。我本来从小也是想当科学家的,后来不知道怎么上行长了。但是我对科学还是认识很高的,我觉得没有科学就没有一切。当行长的时候,那个时候五千人的时候,我就有将近两千人的学数学、学计算机,所以招商靠大数据、靠IP成为今天最好的零售银行。我们研究信用卡能不能赚钱的时候,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年轻人会给我们带来利润,因为他们有钱就投资,没钱就扣资。


  实际上我们很多年轻人,从小想当科学家,也有很多年轻人,从小也想当一个金融家、银行家,都有的。但是我是想说,不管你将来当什么家,起点是在大学,如果大学这里不好,你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最近有一个电影,去年奥斯卡奖,叫做《华尔街之王》,有一个主角,他是华尔街基金经理,叫乔丹,我很崇拜他,因为他很能赚钱,他利用交易,把交易用很多数学的概念,你知道现在华尔街很多两化、高频交易,都是很新的东西,所以很多同学把他当成偶像。实际上这些银行家、交易员、客户经理,他们经历的过程不比电影里差。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科学家成为一个银行家,大家都知道詹姆斯西蒙,他是文艺复兴的董事长创始人,数学教授,去年我在牛津大学还见到他在那儿讲课。他发明了一个金融的产品,从1988年开始,到现在,到去年,年均回报35%,超过了巴菲特。还有一个人大家比较熟悉,是投资人,他12岁开始买股票,当时买了一个北方航空的5美元以下,居然赚钱了,他有欲望从小当科学家。2011年,当时是华尔街对冲基金那一年获利的第一人,当年收获34亿美元,所以这也是很传奇。一切传奇从青少年开始,从科学开始。


  所以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在上个月,我和钱院长在经管学院在FTT实验室揭牌,FTT实验室是什么?一个公益组织,一帮年轻人,他们开发了一个APP的软件,这个软件很先进,把它放在手机上,我们在校的大学生都可以通过软件模拟交易。FTT是不断组织竞赛,不断的奖励,反复竞赛,最后获奖者给十盘操作,而且从股票、债券一直到衍生品,到对冲基金,就是要培养中国的交易员。现在在全球不光是中国参与,APP到处都可以下载这个软件,现在超过150万人参加这个国际交易,而且大部分都是学数学的和学计算机的。


  我们在牛津大学建了一个实验室,也准备在清华大学这个实验室,就是大量的数据,逻辑交易的数据来寻找规律,有些学校可以把这个东西拿到课堂上来教学生。为什么搞这个?除了培养年轻学生,大学毕业要有一个吃饭看家的本领,我们名牌很大,学得很好,干什么?不清楚,起码交易员是最基础的职业也是金融最基础的职业,很多行长从交易员出身。


  还有一点我们也是为国家着想,因为资本市场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可能和它都密不可分,很多人的爱恨情愁都和它联系在一起,尤其中国的股票市场,有的时候它波澜不惊、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


  去年的景象大家历历在目,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是有一个原因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是一个散户为王的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我们中国的股民是一亿人,14个人就有一个是散户,而且85%是自己干。散户什么特点呢?他是追涨杀跌,所以股市跌宕起伏和他们追涨杀跌有直接的关系。


  在美国成熟市场,11%是散户,85%以上是机构投资者,而我们的机构投资者不到10%。这个11%里,超过一万股的90%通过投资机构投资者进行的。所以市场相比我们要领先得多。为什么我们的机构投资人少呢?我做过市场调查,我们的散户说你们那个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判断的准确呢。没有成熟的客户经理,没有成熟的交易员,所以他不相信。所以我们要想做一点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培养优秀的交易员,他们成为优秀的客户经理,取得散户的信赖。


  美国也有这个时代,美国去散户70年,中国去散户没有那么快,我们在全国很多大学在推广,学校很支持,完全是学生业余的、自愿的,是我们做公益的事,我们还在学校建设俱乐部,把他们拉上信息系统,跟学生交流。


  所以我们想通过数年的努力,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培养一批人才,这个人才都是从年轻人开始,而且即使是将来做金融家、做银行家都离不开科学,特别是数学、计算机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刚才有人说居然要把数学去掉,没有数学没有一切。我们正在经历伟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材料、人工智能,这些东西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生产方式,也会影响金融的服务方式,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的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是最基础的,所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从现在开始你要成为银行家的话,你也要好好学数学,参与我们的FTT的这个竞赛。


  另外我还要说一句,我们这是一个公益的论坛,东梅也是一个公益界的代表人物,她抓住了未来,抓住了年轻人,抓住了科学,就抓住了未来,所以我说她是叫做社会价值投资和影响力投资,我们做FTT的也应该是影响力投资。这些概念是中国金融发展到今天,必须接受的一些新的概念、一些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中国的金融发展很快,我们现在每天都在诞生一两个基金会,现在已经超过六千个基金会,但是没有人管理,缺少公益的管理人才。美国有200多个大学都有一些专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益基金专业的。所以比尔盖茨,谷歌投资人办的国际公益学院,只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培养领袖的慈善家。我想这也是我们对社会创新的一些贡献。


  我想东润这个创新,包括科技的创新,包括金融的创新,也包括社会公益的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未来,谢谢。



文章选自腾讯教育,201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