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TPP或成中国外交重要抓手?

2017年2月21日



  中评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臧涵)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执政以来,退出TPP等数个连签的行政命令、几十个国际首脑电话和一贯的天天推特制造了眼花缭乱的局面,给美国和世界都带来了新的风格和做法。中国和全球化智库(CCG)近日发布报告指出,自特朗普执政以来的将近二十天的中美关系表面上虽然平静,但双方相互观察、互动一直没有停止。保持和发展中美双方巨大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与磨合,最终依然会通过合作实现共赢。报告还建议,中国经济发展为实施经济外交打下了基础,加入TPP可以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外交的重要抓手,中国应把握时机尽快加入TPP。

  报告指出,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促使了中国外交进入新方位,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外交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为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外交工作应该更加注重改善区域地缘政治环境,经济外交是实现此目标的有效途径。


  2017年1月23日,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此举无疑将对参与TPP的其他11个国家,以及亚太区域经贸与地缘政治的下一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和“百日新政”演讲中多次明确表示要美国退出TPP的意图,行政命令的签署进一步表明了特朗普入主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后推行“美国优先”原则和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主张的决心。美国白宫发言人斯派塞在当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一行政命令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进入了新时期。


  报告提到,鉴于特朗普一直以来坚持的反自由贸易的强硬主张及其就职后宣布的施政纲领,舆论普遍认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会主导美国经济政策,这将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应对特朗普“新政”和经济全球化的关键转折,必然是亚太区域经济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但是从中国的外交新方位来看,报告分析说,美国退出TPP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加强亚太地区合作对话、改善亚太地区国家间关系的一个机遇。我们可以将加入TPP作为当前经济外交的重要抓手,抓住时机尽快加入TPP。



  报告分析说,当前部分TPP成员国积极支持中国加入TPP,主动加入TPP可填补美国退出后的空间,通过经济外交改善国际关系。


  报告提到,中国对外已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比重尚不足27%,而发达国家的自贸率一般在50%以上。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未来要继续推动全球化,积极同周边国家商建自贸区以形成实现全球自贸区网络布局是必要之举,而加入和推动TPP将是一个“双赢”选项。


  澳大利亚、日本等成员国在TPP上投入了较大精力,报告认为,这些成员国一直希望藉此协调和推动地区间的经贸发展。面对美国的退出,其他成员国的反应和心态比较复杂,有的国家仍对TPP抱有期望,但更多的开始转向重视中国在亚太地区经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对中国参与TPP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另外,报告还指出,中美存在广泛、深厚的共同利益基础,主动加入TPP有利于FTAAP的构建和更全面的区域经济安排。


  此前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美国主导的TPP是亚太区域最为重要的两个多边经济安排,但在背后的政治层面上存在一定对立和博弈。


  报告认为,如果中国参与到TPP谈判中,可以加强与TP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对话,促进两个机制下所有成员国的合作,将原有TPP与RCEP的实质内容衔接在一起,并进而吸引美国共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实现新的、更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让所有的亚太地区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实现包容性发展,进而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挑战。


  报告建议,中国还可以藉特朗普就任后发展基础建设的契机,邀请美国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如果作为一个大的区域合作战略,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对全球化会有很大贡献。因而中国应推动更大范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合作促进中美关系的更大进展成为题中之义。


  第三,报告指出特朗普向俄罗斯靠拢,有意在东亚等地制造潜在摩擦,主动加入TPP有利于凝聚儒家文化圈,改善与东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促进亚洲一体化,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深入实施。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的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积极向俄罗斯靠拢,有意“联俄抗中”;在朝鲜问题上加大对中国施压,暗示将允许日本、韩国发展核武器;重申“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管辖权”和“美日安保条约”;有意挑起南海争端,这些都可能导致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东南亚地区摩擦、冲突的加剧。


  报告认为,此前美国主导的TPP谈判,意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现在特朗普要让美国再伟大、重建美国,向俄罗斯示好,预计在亚太地区将会有一些新的地缘政治影响。


  报道还提到,TPP成员国以及韩国等周边国家,均是中国成熟的经济贸易伙伴,没有理由不搞好关系。在当下美国有可能“联俄抗中”、挑起局部地区冲突的形势下,中国更应该从经济外交入手,积极改善与东北亚、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关系,通过共同的文化和经济利益基础加强互信合作。我们与菲律宾的关系也是利用领导人换届改善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参与TPP谈判,报告提到,一方面,中国可以加强和东北亚、东南亚、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包括菲律宾等原本不十分密切的国家。


  另一方面,报告中建议中国也可以改善与韩国、日本的关系,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发挥儒家文化圈的凝聚作用,促进亚洲一体化,避免美国“联俄抗中”可能造成的风险。


  此外,报告认为中国还需要加快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区的建设,在地缘和文化整合的基础上放大格局,减少美方可能在亚太地区带来的摩擦。


  同时,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文莱等TPP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报告提到,参与TPP谈判有助于加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对话,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突破,打造“一带一路”样板国,从而进一步改善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带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第四个报告认为中国应当加入TPP的原因是中国角色备受关注和期待,主动加入TPP,可以进一步展示中国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决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报告指出,习近平的讲话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热烈反响。在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我们加入TPP,可以更具体实际展示我们推动合作共赢的决心,成为落实习主席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将会大大提振亚太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


  另外,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近日表示,英国将在2017年3月底前启动脱欧程序,而正从制造业主导向消费和服务业拉动经济的中国将成英国关键贸易伙伴,为英国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红利,帮助英国在新一轮国际化发展中重塑全球贸易领先国家的地位。


  报告认为,这充分说明了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中国成为开放型世界经济“正能量”和“灯塔”的巨大期待。


  最后,报告建议,中国应该抓住美国退出TPP的这一时机,尽快参与到TPP谈判中,通过灵活的经济外交,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亚太各国建立更加精密的合作关系,减少地区摩擦,改善国家间关系,确立中国外交的新方位。


  CCG是中国国内领先的国际化智库,致力于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全球治理、人才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目前拥有全职智库研究和专业人员近百人。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5》中, CCG位列全球智库综合排名第110位,并入选全球最值得关注智库百强;在中国顶级智库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居中国社会智库第一。


文章选自中评社,2017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