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跑好经济“马拉松”要提前“补水” | CCG看两会

2018年3月21日

李稻葵,全国政协委员,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国经济从2018年到2050年还要跑一个‘马拉松’。”在3月8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作大会发言时表示。


  那么,怎样才能跑得好、跑得漂亮,怎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李稻葵表示,首先要绝不“摔跤”“崴脚”“岔气”,严防重大波折。


  李稻葵认为,重大波折可能来自于金融风险。从历史上看,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拉丁美洲历次金融危机,1997年到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后所发生的金融恐慌,每一次都让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倒退10年甚至20年。


  李稻葵表示,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实体经济负债规模较大,而且隐含较多的不良负债,应该利用好当前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时机,及时清理。二是我国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太强,现金、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总量大约为172万亿元,与GDP相比超过200%。这些随时可变现的资产会让整体金融体系出现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因此,要从根子上改革,调整金融产品结构,引导储蓄者直接持有流动性低一点的债券或其他证券,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同时,重大波折也可能来自于我国经济的供应链,其对外依赖度非常高。一些重要的上游产品,包括芯片、原油、天然气,高度对外依赖而且来源比较集中。需要提防1971年到1973年的石油危机式的风险。“要从现在开始,适当减依赖度、增多元性、增储备。”李稻葵表示,要“边跑”边提前“补水”,提前解决一些制约未来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是劳动力的素质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升级,我国劳动力的竞争对手将是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产业和就业能否留在国内,就要看我国劳动生产率能不能够比得过这些发达国家。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劳动者还要竞争得过那些逐步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干得过那些机器人做不了的事。从现在开始,要有前瞻性地加大教育投入,尤其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的基础性教育,不仅要提高数理化等硬知识,更要提高人工智能和技术难以复制的人文社会等综合素质。


  二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短期来看,应该适当鼓励人口生育。更要的是,要有彻底的思维转变。今天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其经验积累、技能保持、身体状况,比20年前的50多岁的中年人还要好。老龄人口有含金量,应该通过改革,鼓励他们自愿参与社会劳动,化压力为动力。


  “市场经济有它自身的波动规律。”李稻葵说,150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深刻地揭示了市场经济内在的导致其不稳定性的矛盾。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所论述的基本问题,但不等于说政府应该完全抹平市场经济的波动,相反应该用好经济波动。


  李稻葵形象地比喻说,利用好经济波动就好比我国传统医学所说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一个优秀的马拉松选手,上坡时减速、调呼吸,下坡时加速、调肌肉。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加强监管,帮助金融体系“排毒”,提高效率;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多做一点公共投资,多补短板。


  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积累了40年改革开放宝贵实践经验的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2018年到2050年,一定能够再跑出一个漂亮的经济发展“马拉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文章选自中国高新网,2018年3月12日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