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国际台】专家称贸易战并非不可解 破局或看这十点
2018年7月26日2018年7月6日,美国开始对中国34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随后反击。10日,美国宣布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中美贸易争端日益升级。与此同时,部分舆论界人士诟病中方在这一贸易战中的姿态不够主动。甚至有观察者认为,北京在此次贸易摊牌中毫无战略对策可言。
在中美经贸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刻,总部位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CG)今日发布名为《理解与破局: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度分析和智库建议》的报告。该报告的主笔者之一——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系统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形成原因、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中美合作具有巨大潜在空间”的观点。
王辉耀认为,中美贸易战会对全世界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他结合目前贸易摩擦白热化的局面,提出十点政策性建议。Global国际台整理了其中较有特色的五点,分享给读者:
一、中美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做大增量基础上改善贸易不平衡
中国要减税降费,给外商创造更为友好的营商环境。另外美国要改变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同时改变以往对中国商品和中国投资的态度。
二、中美贸易的统计方法未来要有创新
CCG认为目前美方对贸易逆差数额的算法有误。全球化时代下中美制造都已经融入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一个产品的附加值完全归于中方的算法并不科学。另外,美方的统计方法过分简单,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美资企业实际上在中美贸易中获得绝大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有没有算入所谓的贸易逆差数额,目前还存疑。
三、加强中美经贸“压舱石”效应,推动美跨国公司等利益团体的游说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美资企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利润中心,中国应进一步优化外商的投资环境,并且加强和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让他们通过智库、游说团体、企业协会等影响美国决策层,进而重新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来。
四、在WTO框架下进行申诉和协商合作
中方可以利用WTO的贸易规则,联合争取欧盟、日本等重要经济体的支持,在WTO框架下进行群体诉讼,对美国的制裁进行申诉。
五、维护多边机制、推动自贸体制
CCG认为中国可以考虑加入新的TPP,在TPP范围内加大与日本等国的合作,同时还可以推动TPP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整合,形成涵盖范围更广、经济体量更大的亚太自贸区(FTAAP)。
文章选自搜狐网,2018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