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四) | 《人才战争2.0》
2018年8月20日《人才战争 2.0》 | 王辉耀、苗绿 著
“本书作者王辉耀为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作者苗绿为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人才战争2.0》以未来为视角,介绍了目前人才流动的情况以及全球人才市场未来的趋势,并详细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和移民政策。作者根据他国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加拿大前移民部长肯尼曾坦言:“我们吸纳的外国留学生还不够多。”他承认留学生每年支付高昂学费,是他们的“收入来源”
——
有研究者表示,加拿大更需要的是能从事本地公民不愿做的职业的低级劳动者以及拥有大量资金的投资移民,“他们之所以喜欢高学历的移民,是因为认为高学历人的后代犯罪率比较低,而不是有合适的位置给高学历者”。因此,高技能人才、投资人士、外国留学生方是加拿大政府移民政策的优先考虑对象。
值得关注的是,加拿大是全球首个实行积分制移民制度的国家,并根据各个省的情况采取省提名移民计划,还会根据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地更新移民政策,以更好地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套移民制度有效地引进了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先后被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等所效仿。
2013年,加拿大又在全球首创“创业移民签证”(Start-up Visa Programme),延揽海外高端精英人才、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家,鼓励他们赴加创办高科技企业,这被视为加国企业家移民制度的重大改革。
吸引外国留学生,也是加拿大既补充人才又创汇的重要战略。加拿大是全球第七大留学生接收国,留学性价比较好,中国则是头号生源国,2015年在加留学生约8.7万人,占加国吸引留学生总数的32.5%。加拿大前移民部长肯尼曾坦言:“我们吸纳的外国留学生还不够多。”他承认各所大学都很欢迎留学生,因为留学生每年支付高昂学费,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则是进一步放宽在读留学生打工范围,调整工作政策甚至调整积分评估等移民政策促进留学生在加就业。
吸引移民的同时,加拿大也在对抗人才外流。20世纪90年代是人才流失高峰期,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签署后,每1名美国技术人才移民到加拿大,会有3~6名加拿大技术人才移民到美国,“脑力外流”十分严重。然而,1999年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显示:加拿大虽有人才流失到美国,但每流失1名人才的同时也从其他国家获得了4名人才进行补充——中国,正是补充人才的重要来源国!2015年约128万加拿大人生活在海外,占公民总数的3.45%,与吸引来的移民数量相差6倍多,可见引才战绩优异。
2017年1月艾哈迈德·胡赛因宣誓就职加拿大的移民、难民和公民部长。他很年轻,40岁,口才好,平易近人。胡赛因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出生和长大,后来索马里内战加剧,他跟家人逃到了肯尼亚,16岁时又辗转以难民身份来到加拿大,在这儿读书,当律师,又踏上从政道路。无独有偶,华人伍冰枝祖籍广东台山,以难民抵达加拿大,后来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二位女性、第一位非白人和第一位没有政治或军事背景的总督。从中可见,加拿大给移民提供了参政议政和治理国家的发挥空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加国的移民融入工作值得借鉴。
加拿大自由党在移民政策上比保守党更为开放。小特鲁多上任后,下令联邦移民部进一步降低移民门槛,具体包括:“将依亲子女移民的年龄上限由19岁恢复至22岁”“申请入籍时,以留学生身份在加国居住的时间可以重新‘折半计算’成移民后的居住时间”“撤销本国政府剥夺双国籍人士的加国公民身份的权利”等。透过这些移民新政,我们不难发现,加国正在将目光投向世界各地的年轻力量。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