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五) | 《人才战争2.0》

2018年8月22日


《人才战争 2.0》 |  王辉耀、苗绿 著






“本书作者王辉耀为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作者苗绿为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人才战争2.0》以未来为视角,介绍了目前人才流动的情况以及全球人才市场未来的趋势,并详细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和移民政策。作者根据他国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这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度里,2015年接受的移民存量为676.4万,占本国人口的28.2%,比加拿大高出6个百分点。其中英国人最多,中国人居第三,约45万人


  2016年4月,逯高清出任英国萨里大学第五任校长,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生中首位出任英国排名前十大学校长的人。此前,他在澳大利亚求学、工作了28年,从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到成为全球备受尊重的学术带头人,从39岁成为澳大利亚工程院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到2014年升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史上第一位华人副校长,他为澳大利亚的纳米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其他被澳大利亚吸引的华人精英有:杨小凯,澳籍杰出华人经济学家,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黄英贤,现任澳大利亚吉拉德政府金融部长,也是首位亚裔部长和华裔部长;苏震西,祖籍中国广东顺德,17岁和家人从香港移民至澳大利亚,后来成为墨尔本第一位直选市长,也是该市首位华裔市长,并荣获“世界最佳市长”荣誉……他们有的从事学术研究,有的从政,均为澳大利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是人才战争的大赢家。在这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度里,2015年接受的移民存量为676.4万,占本国人口的28.2%,比加拿大高出6个百分点。其中英国人最多,约129万人;新西兰人居次,约64万人;中国人居第三,约45万人,相当于每吸收15个移民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2015年9月走马上任的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的儿媳妇也是华人,他还曾到中国开设了第一家中西合作的矿山企业河北华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从5万多年前第一批移民通过马来群岛和新几内亚抵达澳大利亚,到成为英国流放犯人的落脚地,到1788年对外开放移民,直到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始终有着“人口少得可怜”的烦恼。从1907年起,澳大利亚开始大规模接受移民,但限制有色人种,奉行“白澳政策”;二战后,大力吸引欧洲人移民——“只要你是欧洲人血统,身体健康,没有犯罪记录,就能够成为澳大利亚的移民”;1950年,允许亚洲学生赴澳留学;1957年,非白人移民在澳洲居住15年后可以成为公民;1965年,“非歧视性”技术移民计划开始实行,任何种族的人只要达到职业技术要求,都可以申请移民;1966年,部分非欧洲移民在居留5年后可获得永久居留权和成为公民。


  1973年是澳大利亚从“人口争夺”过渡到“人才争夺”的转折点。得益于工党政府的努力,“白澳政策”被正式取消,自愿移民数量超出国家所需数量,澳大利亚再也不需要发放津贴来吸引外来移民了!到了80年代,鼓励“多元文化”和“多种族和谐”被正式确立为国策。


  澳大利亚的两个主要政党,工党和自由党,竞选时势均力敌,各不相让,但在移民政策上惊人的一致:均支持高数量!2015—2016年度,澳大利亚吸引了近19万名移民,其中近13万名通过“技术渠道”,近6万名是家庭团聚类,308人获得特别资格类别永居签证。其中技术类、投资类、雇主担保类人才占获永久拘留资格总人数的68%,这一比例多年来保持稳定,相当于10个人中有7个是职业型人才。


  怎么争夺海外的职业型人才?澳大利亚采取的办法如下。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施行以需求为导向的移民政策,确立职业型移民制度,采用职业移民清单方式,并借鉴加拿大的积分评估制度,结合起来瞄准海外的技术人才和商业人才。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使用“紧缺职业列表”,符合表单上的职业才能申请移民。2011年,又引入“技术选择”移民模式,海外申请人需向移民部递交申请书,政府选择匹配合格后向人才发出邀请,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球人才储备库”,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地调取人才。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