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六) | 《人才战争2.0》

2018年8月22日


《人才战争 2.0》 |  王辉耀、苗绿 著






“本书作者王辉耀为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作者苗绿为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人才战争2.0》以未来为视角,介绍了目前人才流动的情况以及全球人才市场未来的趋势,并详细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和移民政策。作者根据他国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为了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澳大利亚设立了偏远地区雇主提名计划(RSM),雇主可以提名来自海外的员工或者境内临时居住者来填补全职的、永久的空缺职位


  为了吸引投资者,2012年澳大利亚政府在商业创新与投资项目中新增“重要投资者签证”,2015年7月1日又实施“高端投资者签证”,要求申请者投资超过1500万澳元,投资满一年即可申请永居权。


  为了吸引留学生,澳大利亚自2007年9月1日起给予18个月毕业后的临时签证,还对境外著名大学(亚洲18所,中国占12所)毕业、符合澳大利亚紧缺技术需求的学生给予18个月的临时签证,不受限制在澳境内工作、学习或者旅游。双管齐下,既使澳大利亚的国际留学生比例远超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值,还从中国等国家“掐尖”,把国外顶级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招揽走。


  为了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2009年澳大利亚发布了《驱动创意:21世纪的创新议程》,缔造科研环境基础;2010年降低了赴澳读研究类硕士、博士的门槛; 2016年11月生效“创业者签证”,吸引有创新及高增长潜力想法的创业者留澳,并协助在澳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博士或研究类硕士留学生,尤其是STEM和IT领域毕业生留下促进国家改革创新。


  为了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澳大利亚设立了偏远地区雇主提名计划(RSM),雇主可以提名来自海外的员工或者境内临时居住者来填补全职的、永久的空缺职位。


  澳大利亚瞄准的是全球的职业人才,2009年移民局在曼谷、北京、洛杉矶和马尼拉4个城市举办技术移民招募会。


  尽管使尽浑身解数,澳大利亚研究部门还是认为政府引进人才的力度不够,要更加重视人才战争,要从全球人才市场吸收到足够的稀缺资源——世界顶尖人才。早在10年前,澳大利亚便认识到“即使在过去10年内澳大利亚的技术和工程人才队伍有所增长,但世界级人才仍短缺”。因此,澳大利亚善用中介机构与猎头,把政府公务员、大学校长、高级精英人才等的聘请委托给专业猎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公开竞聘。


  事实上,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吸引到的移民质量还是很高的,移民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更高达46.4%,远高于美国的27.3%和加拿大的33.2%,有效补充了本国所需的稀缺人才。


  2015年澳大利亚人口增速为1.4%,为10年来的最低值,工作年龄人口近年增长也很缓慢,老龄化问题严重。特恩布尔曾表示将扩大政府的技术移民计划,以吸引并接纳海外优秀人才。还有研究认为,澳政府可能会大力推进商业类移民政策,以吸引更多海外投资。2016年年初,澳大利亚产业组织向澳政府提议将每年引进的海外移民数提高15%,从19万人增加到22万人,以助推本国经济发展。


  正如前移民部长克里·伊文斯所说,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全世界通过移民政策吸引人才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没有任何理由不继续坚持。


  跟矿业的繁荣不同,创新思维的繁荣(ideaboom)是可永续发展的,唯一的束缚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