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新闻网】留学生回国发展成主流 “海龟”人才“钟情”金融业
2018年8月27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留学生回国发展正成为主流,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愈发明显。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7年底,共计有313.20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2017年我国留学生回国人数达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学历人数达22.74万;许多高层次人才在各自领域都具有突出贡献,是新时代我国国际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作用”成重要特征
“海归群体活跃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各个领域,除了担任跨国公司在中国区域的高管,也在本土国有和民营企业任职,帮助中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有一批具有专业背景和国际沟通能力的海归人才进入国际组织任职,推动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智联招聘人才专家近日在接受《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创业海归还带来了大量高精尖技术和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风险投资、国际资本及各种新的融资方式,推动了中国在互联网、IT、通讯、生物医疗、传媒、文化教育等新经济、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促成了更多的国际合作。“发挥作用”正成为新时代海归群体的重要特征。金融业成主要选择智联招聘人才专家告诉《上海金融报》记者,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国内各主要城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才措施,为人才提供资金、户口、住房、社保等一系列政策优惠,掀起了“人才大战”。不过,立足于人才政策目标群体的角度,专门吸引海归人才的政策依然有待完善。
根据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的最新《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多数海归回国后未发生相对于生源地的现居住地迁移现象;对于发生迁移的海归群体来说,北京、上海和广东是其选择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海归人才面临流失的挑战;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海归群体选择迁移城市的重要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就业选择方面,金融业是海归回国就业的主要选择,超过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此外,也有部分海归选择回国创业。智联招聘人才专家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较高的运行成本是海归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创业成功需要市场开拓、创业空间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方面的支持,但当前创业支持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
文章选自上海金融新闻网,2018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