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四)
2018年8月28日《人才战争 2.0》 | 王辉耀、苗绿 著
“本书作者王辉耀为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作者苗绿为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人才战争2.0》以未来为视角,介绍了目前人才流动的情况以及全球人才市场未来的趋势,并详细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和移民政策。作者根据他国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以色列也致力于提供完善的移民配套措施。点开“移民吸收部”的网站可以发现“就业”“住房”“学生注册”等实用信息,方便快捷。以色列还为成年移民提供免费的语言培训
自2002年以来以色列移民数量呈连年下降趋势。2006年,新移民数量只有1.9万多人,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9%,是198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数为1.44万,而离开以色列到外国定居的犹太人却多达2万人,出现20多年未遇的移民数量负增长现象。
犹太移民减少,不仅仅带来人才的短缺。以色列希伯莱大学人口统计学家塞尔吉奥·佩尔戈拉警告说,截至2005年底,以色列700多万人口中有五分之一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的生育率是2.8%,犹太人的生育率只有1.3%。如果犹太人长期不但不移民进来,还选择离开祖国,会对以色列的人口结构产生影响。未来可能出现拥有人口优势的阿拉伯人通过“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方式,不战而胜地夺取政权。当然,专家的忧虑只是说明,一旦不再能够吸引全球的犹太人,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甚至人口结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以色列在加大力度吸引移民,2014年移民人数增加了10%,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5年移民人数首次超过3万,为十几年来首次,新移民中50%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19岁以下人数比增长了20%,最年轻的移民只有一个半月大。2015年以色列接收的移民存量有201万人,占总居住人口的24.95%,其中,俄罗斯(11.5万)、美国(7.9万)均为来源大国;移出的约30万,相当于100位以色列人中有3个移民海外。
以色列也致力于提供完善的移民配套措施。点开“移民吸收部”的网站可以发现“就业”“住房”“学生注册”等实用信息,方便快捷。以色列还为成年移民提供免费的语言培训,此外,针对不同移民人群制定专门方案,例如,给予移民科学家资金补助和就业帮助,包括初到安置费、前6个月的生活费、前12个月的租房费,并对其求职、工作和转职全程跟踪服务。
“移民吸收部”设立了四种奖学金,大力吸引留学生和科研人员,培养出的理工科人才集聚,吸引了许多大型高科技跨国公司来此建立分公司和研发中心,又进一步吸引犹太精英回国效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例如,一些原本服务于跨国公司的犹太裔科技精英被派至以色列管理公司事务,包括英特尔以色列研发中心创始人多夫·弗洛曼谷歌驻以色列研发负责人约勒·马瑞克和思科公司的工程架构主管迈克尔·劳尔等。
海外犹太人回以色列创业也是较佳选择。因为这里不仅有科技人才,还有良好的风投机制。1993年,以色列政府启动了著名的“首创计划”,通过投入巨资设立基金并进行风险投资管理制度设计来扶持风险投资行业。政府成立公司独立管理基金运作,并规定每个首创基金必须联合一家外国机构、一家以色列当地金融机构共同运作,以促进更多的私人部门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自此,以色列的VC投资开始一路高歌猛进至今,成为高科技创业小公司不断涌现的支撑力量。
2016年,以色列移民吸收部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未来每年移民人数突破5万人的目标。部长齐夫·埃尔金说:“我们有责任,尽一切努力,好好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促进移民吸收,鼓励犹太人移民以色列。只要我们能做到,实现5万人的目标就不会太困难。”早几个月,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拒绝了接收叙利亚难民的呼声,理由是“以色列是个小国,非常小,没有人口或地理深度”。再早些的2012年岁末,以色列教育电视台“真空”栏目组爆出,卫生部门有计划地胁迫来自非洲“黑色”犹太人在前往及抵达以色列后接受避孕注射,“以确保以色列的黑人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些迹象表明,以色列的犹太种族意识极强,更欢迎海外犹太人中的人才回归。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