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八)| 俄罗斯的“人才召回”
2018年9月3日《人才战争 2.0》 | 王辉耀、苗绿 著
“本书作者王辉耀为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作者苗绿为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人才战争2.0》以未来为视角,介绍了目前人才流动的情况以及全球人才市场未来的趋势,并详细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和移民政策。作者根据他国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克里姆林宫还在建设一个由5000名候选人组成的人才库,他们将出任俄罗斯联邦政府的职位;另外一个由16000名候选人组成的人才库将出任地方政府的职位
在公共治理人才领域,2009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组建了“黄金100”人才库,人选将出任政府的关键职务,以结束公职任命中的用人唯亲、官僚体系腐败现象。此外,克里姆林宫还在建设一个由5000名候选人组成的人才库,他们将出任俄罗斯联邦政府的职位;另外一个由16000名候选人组成的人才库将出任地方政府的职位。
俄罗斯政府日渐重视人才,人才流失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作为传统意义上奉行严格移民管理政策的非移民国家,光留住人才就够了吗?远远不够,俄罗斯选择“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吸引人才。
——针对苏联解体后的人才外流,俄罗斯实施“同胞召回”,吸引在俄获得学历认证的独联体公民来定居,包括教师、工程师和医生等。
——针对高层次人才,除制定海外引才政策和计划,2010年还修改了移民配额限制,将不受移民配额限制的外国公民职业扩大到30个,包括信息自动化生产和机械工程师,生物、物理和微生物专家、公司以及代表处的经理和主管等。
——针对低素质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准入门槛。
——针对一般性劳动力,普京总统2014年签署法案,规定必须通过俄语水平、历史和法律基础知识等综合测试。
——针对留学生,从2014年起对全日制大学生实行简化办理工作许可手续:雇主不需要获得吸引和使用劳动力的许可。
配套政策是修改《劳动法》,通过《俄罗斯外国人权利法案》修正,逐步简化或取消外国专家的工作配额、移民登记及劳动许可制度,简化移民手续,以便利高层次人才入俄。
这过程中的“大手笔”有2010年3月俄罗斯科教部宣布, 国家将拨款900亿卢布(约30亿美元)用以支持高校科研和吸引海外高水平科学家。到2010年7月报名截止日期为止,科教部已经收到来自全俄罗斯179所高校的512份引进海外专家的申请。
2014年乌克兰爆发危机,“新冷战”疑云笼罩大国,加之油价崩溃和经济制裁,俄罗斯面临着双重挤压,陷入20年来持续最久的经济衰退中,卢布大幅贬值,居民收入减少,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13到2015年也呈急剧下降趋势。
俄联邦移民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1.86万俄罗斯人前往欧洲国家。有西方媒体报道称,在制裁下,俄罗斯公司无法获得外国资本,经济和金融领域陷入困境,因此许多企业家和投资者纷纷选择到国外寻找机会。移民署署长康斯坦丁·罗莫达诺夫赶紧出来辟谣,“俄罗斯并不存在大量高技术人才外流问题,数万人离开对俄罗斯来说规模并不大”,“世界各国间争夺科学家的斗争一直在进行,未来也将会持续下去,俄罗斯也参与到这场竞争中。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俄罗斯在国内为外国高技术专家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美国和欧盟国家也存在专家外流现象。去年来到俄罗斯工作的外国专家数量并不少于前往欧洲国家的俄罗斯人。”
事实果真如此吗?从俄新网的报道中可窥见端倪:著名动画创作人帕维尔·蒙济亚将创作室从莫斯科搬到了塞浦路斯,俄罗斯最大社交网VKontakte创始人帕维尔·杜洛夫辞去了网站CEO职务离开了俄罗斯。俄罗斯副总理奥尔加·戈罗杰茨坦承的确出现了IT等领域高技术人才外流的趋势,在制裁下这些人的收入减少,俄政府在防止资金外流的同时也需控制人才外流。祸不单行,受卢布贬值和俄语考试新规等因素影响,大量外国劳工也陆续撤离俄罗斯。展望未来,俄罗斯的人才吸引力如何大增?这是摆在普京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8月31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