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立国的新加坡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九)

2018年9月4日


《人才战争 2.0》 |  王辉耀、苗绿 著






“本书作者王辉耀为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作者苗绿为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人才战争2.0》以未来为视角,介绍了目前人才流动的情况以及全球人才市场未来的趋势,并详细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和移民政策。作者根据他国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加坡政府在政策透明度和执行力表现值得称道,多次拿下世界第一。在新加坡,政府一个月内可以完成发放个人签证、协助土地取得、银行快速受理贷款等系列程序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小岛国,经济发展一直与移民紧密相关。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对流入国内的人口进行严格控制;1970到1980年,出口导向型工业发展很快,制造业和建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激增,吸引了人口流入;80到90年代,经济转型以服务业为主,发展金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急需高学历、高技术移民,而国内人才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新加坡积极引入高素质的外来人才。


  吴作栋亲自“打广告”道:“新加坡是个小国,所以我们需要从海外吸引艺术、体育或金融业等领域的人才。如果你是专业人员,就可以为新加坡效劳。如果你的收入比新加坡人收入的中位数还高,那你也可以成为永久居民,日后还可能申请成为公民。” 2002年,他又发起“再造新加坡”计划,因为“在未来十年,如果我们不从国外引进人才充实我们的人才库,许多我们现在从事的高价值工作将会被转移到中国或其他地方”,还说,“吸引外国人才,关系到新加坡生死存亡”。


  此外,新加坡与德国、日本一样,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出生率维持在1.2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口学院的叶镁盛和余国安推测,如果此出生率保持不变,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人数在2020年将会开始下降,到2050年,年龄中位数会从目前的39岁上升到55岁。届时,新加坡的退休与在职人员比将从目前的1:8下降至1:1.7。


  因此,新加坡基本以“双管齐下”的方法来吸引外国高技术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移民入境制度强调经济需求的技能人才:一是创造总体平台来吸引这类人才到新加坡;二是实行就业准证制度,以便让这些人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工作许可证到新加坡工作和生活。这里的移民以华裔为主,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尼较多,其次是印度、英国、美国。2007年,大约1千名高级人才放弃新加坡国籍,李光耀呼吁要对人才流失高度重视。事实上,该年新加坡同时还批准了7万名新移民作为补充。


  总结新加坡吸引人才的经验时,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指出,吸引人才首要原因在于软件:“第一,必须是开放宽容的社会。让这些人才觉得在这个地方自在舒服,愿意居住,把家人带来。所以必须是一个开放、平安、有法治的、有系统的国家。第二,新加坡是一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社会,全世界的人才到新加坡都可以共同工作。一个日本公司可以聘请中国工程师、印度和马来西亚的人员一起工作,用英语交流。我们有语言的优势,并且是一种社会风气。第三,要创造经济机会。如果环境好,没有经济机会,新加坡可能成为一个度假胜地,但不能成为一个经济枢纽。所以这是一个互动性的良性循环,把人才吸引到新加坡、人才再吸引人才。所以我们推动生物医学的研发,或是纳米科技等新科技,若不能吸引一流的科学家来,自己绝对做不到。


  实际上,我认为新加坡还有第四大经验,就是个人所得税率很低。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21世纪人力报告》中就提出,要用退税等措施吸引外国人才。其所制订的海外工作者纳税人计划对外国工作者也规定有5年的税务优惠期。目前,新加坡税率为0%到22%。并且,企业在招聘、培训外来人才的支出,以及为外来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福利待遇的支出,可以享受减免税,这为吸引外籍人才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排行榜上,新加坡政府在政策透明度和执行力表现值得称道,多次拿下世界第一。在新加坡,政府一个月内可以完成发放个人签证、协助土地取得、银行快速受理贷款等系列程序。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分院院长亚努·德梅尔曾评价说:“新加坡政府的效率十分神奇,这在其他亚洲国家相当罕见。”这也“助长”了新加坡的人才吸引力。


  新加坡人口及人才署《2016年人口简报》提出,为避免公民人口萎缩,政府计划每年继续引进1.5万名至2.5万名新移民。以人才立国的新加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吸引人才。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9月1日



【 相关阅读】


美国:吸储全球优秀人才 | 北青报开始连载CCG图书(一)


美国:吸储全球优秀人才 | 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二)


枫叶之国:争夺经济实用型人才 | 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三)


枫叶之国:争夺经济实用型人才 | 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四) 


袋鼠之国:青睐职业人才 | 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五)


袋鼠之国:青睐职业人才 | 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六) 


德意志:欢迎来到德国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七)


德意志:欢迎来到德国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八)


法兰西:人才“现实主义”|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九)


法兰西:人才“现实主义”|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


大不列颠:最想吸引谁?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一)


日本:再出发的选择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二)


以色列:国小才多,能量惊世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三)


以色列:国小才多,能量惊世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四)


印度: “告别人才殖民地”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五)


印度: “告别人才殖民地”|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六)


俄罗斯:北极熊的复兴之举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七)


俄罗斯:北极熊的复兴之举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