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建设“人才大国”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二十一)
2018年9月6日《人才战争 2.0》 | 王辉耀、苗绿 著
“本书作者王辉耀为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作者苗绿为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人才战争2.0》以未来为视角,介绍了目前人才流动的情况以及全球人才市场未来的趋势,并详细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和移民政策。作者根据他国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为了把这些人才吸引来、留得住,韩国的配套方案是打造适宜各国优秀人才工作的韩国,构建外国人和谐生活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
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加之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韩国迎来了全面的人才回流,推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产业升级。三星、现代等韩国企业崛起的背后,韩国的文化、时尚、娱乐、影视等创意产业也在崛起,“韩流”滚滚,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经济奇迹过后的十年,韩国遭遇了经济停滞。虽然2004年明确了“科技立国”战略,韩国人才却在外流。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调查的“人才外流指数”当中,韩国1995年获得了7.53分,是排名世界第4的人才流入国,到2006年却只获得4.91分,在58个国家当中跌至第38位。
2007年,李明博当任韩国总统,次年将建设“人才大国”作为新政府5大国家发展目标之一,并提出改革国籍政策以吸引人才,扭转危局。2011年,韩国《国籍法修订案》正式生效,外国国籍人员可以同时拥有韩国籍和外国籍,只是在韩国境内不能使用外国国籍权利。在科学、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外国优秀人才,随时都可以申请韩国国籍,将不再被强制要求需要在韩国居住5年以上,也无须接受入籍考试等。至此,韩国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吸引体系。
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仅仅有国内顶尖人才是不够的。韩国不像美国,具备全球最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本土甚至培养不出一个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能进入全球百强大学排行榜的大学在亚洲甚至落后于香港。韩国是重要的留学生输出国,2015到2016学年在美留学生6.1万人,占美国吸引海外留学生总数的5.8%;在华留学生约6.7万人,占我国吸引留学生总数的16.8%。所以,要真正成为全球人才大国,获得全球顶尖人才,不能仅吸引海归和韩裔人才,要抛弃重视纯粹血统的单一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争夺自己需要的人才。
以韩国金融产业全球化为例,汇丰银行主席斯蒂芬·葛霖便曾提议:“韩国要想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就应确保大量全球人才。韩国迫切需要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具有对全球化世界的理解和具备礼仪的人才。”
韩国2012年启动“智力回归500人计划”,预计用4到5年时间,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500名。2014年初,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教育部等正式发布《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大力引进具有创意和企业家精神的外籍人才(包括海外同胞),强化各项支援政策,改善发放签证制度,预计到2017年将海外人才规模增加50%,达到3.65万人,具体包括增加“研究教育型”人才7500名、“企业活动型”人才2.75万人、“未来潜力型”人才1650人。
为了把这些人才吸引来、留得住,韩国的配套方案是打造适宜各国优秀人才工作的韩国,构建外国人和谐生活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在教育、住宅、文化等方面为优秀海外人才提供国际一流标准的定居条件;并强化各项支援政策,例如,放宽签证颁发条件,将准常住身份F2签证的最长停留时间从3年增至5年,并简化出入境手续等。
近几十年来,韩国总统虽然经常变换,施政主张不一,但他们均致力于为韩国延揽优秀人才。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9月3日
【 相关阅读】
枫叶之国:争夺经济实用型人才 | 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三)
枫叶之国:争夺经济实用型人才 | 北青报图书连载CCG图书(四)
法兰西:人才“现实主义”|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九)
法兰西:人才“现实主义”|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
大不列颠:最想吸引谁?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一)
以色列:国小才多,能量惊世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三)
以色列:国小才多,能量惊世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四)
印度: “告别人才殖民地”|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五)
印度: “告别人才殖民地”|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六)
俄罗斯:北极熊的复兴之举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七)
俄罗斯:北极熊的复兴之举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八)
新加坡:“人才立国” | 北青报《人才战争》图书连载(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