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全:丰富的经历既是时代使然 又是人生幸事
2019年1月29日策划 | 搜狐焦点北京新闻中心
采写 | 回燕雯
12月22日上午10点,我们准时到达柿子林,穿过满是铁锈的红色大门,驶上蔓延到远处的水泥小路的时候,我便知道了我们已到达目的地,确实是有马有鹿有树林。采访地点就定在柿子林的会客厅,不一会儿,张宝全就身着半休闲的驼色正装走了进来,微笑着坐下,与我想象的张总不太一样。
01|《同仇敌忾》过后 毅然选择下海
纵观张宝全的一生,经历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他曾经下乡当知青,做过木匠,上过战场,当过记者,从部队退伍后,更是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北影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
“当时,如果是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我可能会选择画画、做记者、写小说、当导演。”
但是,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对文化建设并不是很重视。
“那时候中国只有一千多块电影银幕,再好的电影,靠这一千多块银幕也很难盈利,电影产业基本上是全线溃败。”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刚刚从北影导演系毕业的张宝全,拿着两个电影本子,一时间竟不知何去何从。其中有一个本子叫做《同仇敌忾》,最初得到了八一厂的青睐。
“当时八一厂看到剧本后觉得可以,让我去改剧本。这期间我回了一趟家,突然接到八一厂的电话,说‘电影可能拍不了了,厂里可以给你30万拍成盒带。’当时我一听到这个消息,脑子就炸了。我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科班出身,拍个电视剧都觉得业余,更何况是拍一个不入流的盒带?而且我当时对《同仇敌忾》这个本子的期望很高,突然让我改拍盒带,觉的好像是受到了侮辱,就婉言谢绝了。”
“比起自己拍电影找人来投资,还是直接自己挣钱去投资电影来得实在。”
最终,《同仇敌忾》没有拍成,而张宝全选择下海经商,也正是这样的结果,成就了现在的他。
02|进入房地产 是巧合更是机遇
电影没有拍成,决定自己挣钱投资电影的张宝全,在当时对于做什么行业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后来,张宝全来到海南,发现大家都在炒楼花做房地产,于是就自然而然选择了房地产这样一个行业。用张宝全的话说,“完全是一种巧合,反过来讲也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有些混乱,也有很多新行业开始冒头,给方方面面都留下机会。放到现在,一个完全搞艺术的人做房地产,成功率有多大?至少没有那个时候大。”
就这样,张宝全在海南成立了今典集团,投身房地产行业。
“那时候,大家都没经历过市场经济,可以说都在同一起跑线。另外房地产跟建筑多多少少有些关系,而建筑的成果是一个作品,跟艺术、空间有关系,可以说我画画虽然是两维的平面,但是跟三维的空间还是有很多贯通之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维还有一些优势。”
03|转型文旅 创立“红树林”品牌
1992年进入地产行业,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疯狂生长的年代,张宝全带领今典集团创作了很多有名的作品,其中位于北京三环内的今典花园最为出名,可以称为今典集团的“经典之作”,我之所以熟知它,是因为它就在我的大学旁边,当时学校的很多教授都在那里居住。
直到2009年,张宝全冷静分析后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行业疯狂发展的态势并不正常,因此决定转型。
“从市场来看,过去二十年,由于中国人口很多,房地产的市场很大,但是我认为,它不是常态,应该是属于特殊态,它不会永远这样。当时有很多数据都支持我的理论。比如,2009年全球人均房屋私有率大约60%不到,而中国已经达到70%多,排在全球第一。”
同时,张宝全表示,“中国下一步要迅速进入软性经济时代,这是毫无疑问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科技,从实体经济来讲,生活方式经济也必然会成为下一轮非常重要的基础。”
就这样,他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出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领域,转而投身文旅产业,并创立了“红树林”度假目的地综合体品牌。
目前,红树林系列度假酒店在中国15个城市与地区规划有18座,已形成规模庞大的“红树林”版图,已经投入运营的四家分别是: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亚龙湾红树林度假酒店、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开业至今,度假及游客数量近1500余万人次,并屡获行业大奖及度假者票选最佳度假目的地。未来几年,杭州、厦门、上海、黄山、成都,腾冲、嵊泗列岛、重庆、广州、大理、无锡、拉萨、长白山等地的红树林酒店也将陆续呈现。
说起红树林,张宝全很自信,“目前,红树林基本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就好像在一个领域突然间跑的远远的,整个度假休闲产业的基础都还没有跟上,做度假休闲产业的看起来有很多,但大多是房地产支撑。”
虽然那些靠房地产支撑的度假酒店在现金流等各方面都比红树林更有优势,但是, “当你知道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未来的产业,那么在过程中就必须承受当下的寂寞和折磨。”
同时,张宝全也表示“只要传统房地产行业继续兴盛,把钱投到文旅产业的人就还是少,因为资金的周转及回报率确实不能与房地产相比。但下一轮地产肯定会有所变化,因为资本和消费者都会有新的选择。”
04|10余年的耕耘 迎接数字化电影时代
红树林品牌创立至今已走过了十四年,每一处度假目的地都是经过张宝全精心打磨的,而前不久在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惊艳亮相的三亚1+X红树林影城,则是又一个精品的诞生。
其实早在2006年,张宝全先生就写过一篇名为《第三代影院:1+X电影生活方式的贩卖》的文章,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一百多年影院的发展史,就是第一代影院到第三代影院的演变。
而三亚1+X红树林影城就是第三代影院——社交影院,与第一代单厅影院及第二代多厅影院相比,数字放映、互联网平台、电影生活方式是它的三大特点。
“1+X第三代影院不是卖电影,是卖电影生活方式的。1是电影,X是跟电影有关的各种娱乐、餐饮等,这些合起来是电影生活,就是今天的社交生活。”
三亚1+X红树林影城,总面积超过1万平米,规划有100多个影厅,目前投入使用的就有66个,既具备全国同步放映影厅,如巨幕厅、标准影厅,也拥有个性化的多功能影厅,如1+X影厅,如此庞大的影院全部由时代今典一体化软硬件数字放映系统为技术支持。
“做第三代影院没有这些系统是做不成的,66个影厅,300多台设备,如果全部靠人工,要养多少软硬件工程师?如果在县城里面开第三代影院,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工程师,因此所有硬件设备全是由我们的NOC系统监控的。”
时代今典花费近十年研发的NOC系统,其实是中国第一条影院物联网,它可以把所有设备都通过互联网联结起来,对放映机有54项技术监控,比如硬盘、灯光照明、CPU温度等,所有设备一旦出现问题,NOC系统就会自动发现和报告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案,为1+X影院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安全保证,同时还可以监控票房,一张票都偷不成。
第三代影院的目的是走进生活,它与传统影院的盈利模式不同。第一代影院、第二代影院主要靠卖票挣钱;而第三代影院是卖电影生活,票房收入只占30%-40%,其它的餐饮、咖啡、娱乐等则占比更多。
“电影回归大众的概念不是说电影票价更便宜,而是说电影像一个很普通的东西一样无处不在,喜欢看电影就可以看得到。”
除了在三亚红树林度假世界内开业的1+X红树林影城之外,在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内也有一家1+X红树林影城。
“1+X影院最早的样本影院是在青岛做出来的,现在青岛最火的就是1+X红树林影城,我自己去青岛办完事,办公、谈生意、看电影、吃饭、喝咖啡,干什么都成。我们集团去青岛开会基本就是在1+X红树林影城内,从开会看电影,基本上一间房全打发了。”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今后1+X红树林影城是会成为红树林品牌的固定配套还是会做管理输出,可以开放在任何地方呢?
“这套系统将支持全国的影院投资人和全国的所有影院转型为第三代影院,并不是只有我们自己一家。数字放映给中国带来一次机会,是因为数字电影解决了当前中国电影面对的盗版、偷票房、运营及盈利的难题,同时可以形成全新的1+X电影生活方式,中国电影超越美国将不再是梦。”
05|脱离现实 回归柿子林
创建“红树林”品牌,实现第三代影院的落地经营,工作中的张宝全像一位匠人,十年如一日的打磨自己的精品,而在生活中,他活得更加超脱。
柿子林是张宝全的日常居所,也是他远离闹市的栖息之所,他喜欢闲暇之余在这里放松身心,脱离尘世,感受生命本身最自然的状态。
“度假就是脱离现实,创造跟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生活,从城市里面跑出去。柿子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身心的地方,你来到这里后可以把很多不自在都甩掉。”
在这里,他画画写字,几乎每晚都要完成夜课,别人都好奇他为何每天这么忙,都要抽出时间做这些,他说这是属于他的生活。
“对一个人来讲,爱好是很重要的,就像现在培养小孩,培养好的性格,培养兴趣爱好,这会让他一生受益。”
张宝全笑称,“我这个人天生爱好广泛,什么都爱,就是闲不着,不管事情再忙,还是要这样生活。”当然他也坦言,保持这样的状态,对公司来讲也不是只有正面影响。
“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的,不能说要正面不要反面,只要你时刻有所准备、有所应对就行。”
“文艺青年”张宝全在追求自己的艺术人生的同时,也在时刻准备着应对时代赋予他的责任与挑战。
文章选自搜狐网,2019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