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问答 | 王辉耀:构建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2025年5月19日

博鳌亚洲论坛:

在平衡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方面,国际社会应如何建立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如何让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到人工智能治理进程中来,实现科技正义?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

建立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首先需要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大会于2024年3月通过了首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全球决议,强调了开发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必要性。欧洲议会也在当年3月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随后美国和英国签署人工智能协议备忘录,宣布达成“人工智能安全科学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10月18日,中国政府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

其次,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能够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解释性。这类系统不仅需要符合道德和法律标准,还需要在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测试、部署、使用、销售、采购、运行和淘汰等阶段)尊重和保护人权,并确保隐私保护。

第三,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升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多主体参与和合作。

从现实来看,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上存在参与程度不深入、参与范围较狭隘的问题。这一方面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还处于落后阶段、参与国际规则的动力和意识不强有关,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治理机制和国际规则的垄断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困境。让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到人工智能治理进程中来,需要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应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并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援助,不断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能力差距。

文章选自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5月13日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