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舜杰:直击供应链主题博览会,探寻创新发展新方向
2025年8月20日2025年7月24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举办第15期“名家对话午餐会”。会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舜杰发表以下观点:
感谢主席先生邀请我上台发言,下午好,各位阁下。基于赵萍女士的介绍,我有许多内容想与各位分享。我不会让大家感到乏味,因为我们确实有数以百万计的精彩故事可以讲述。
我们举办了大量展览活动,不仅在中国境内,也在境外。每年,我们都会派出超过200个展览代表团前往其他国家。在疫情之前,这一数字还要更高。虽然我们正在逐步恢复,但不幸的是,我们又遇上了贸易战、关税战,这一切正如各位所知,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得不说,今年我们确实面临一些挑战。对我而言幸运的是,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在美国市场所承接的全部项目。但对于明年,我们无法预测。因为目前,中国参展企业报名参加美国任何贸易展会的数量几乎为零,没有增长。虽然我们确实有部分已注册的参展商,但我并不能确定他们是否真的会成行,这还取决于对话的进展。我们希望下周在瑞典能够看到一些积极成果。
正如各位所见,我的业务与国际贸易和政治局势紧密相关,这意味着当前形势对供应链合作的影响非常显著。
我认为,现在正是讨论国际供应链合作的良机,因为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刚刚于上周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由我所在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稍作宣传:我们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展览企业,企业名称是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亲自命名的,这使我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我在博览会上见到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全球商业领袖。他们都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世界各地的利益相关方依然在积极寻求合作途径,努力将挑战转化为新的机遇。通过诸多国际交流,我们清楚地看到,全球对加强供应链合作的呼声正在不断高涨,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优先事项。
自2023年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就启动了一项新倡议——“千团出海”,即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贸促系统将组织数以千计的商务代表团出访国外,寻求加强供应链合作的机遇。去年,贸促系统共派出2249个代表团,访问了102个国家,超过5万家中国企业参与其中。作为“千团出海”倡议的一部分,我所在的公司在45个国家举办了供应链博览会巡展。我个人参与了其中的许多活动,并亲眼见证了供应链合作这一议题在世界各国的重要性。无论是政治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还是创新型企业的所有者,都热衷于探讨如何使供应链更加稳定、高效与互联。
在南非,我们的代表团由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先生率领,会见了南非副总统保罗·马沙蒂莱先生——他上周刚刚访问了中国。双方就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的供应链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南非副总统明确表达了对南中供应链合作的坚定支持,并随后专程赴华参加了第三届供应链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我看到30多家南非企业找到了融入中国企业供应链的机会。据我所知,南非政府还推出了数十个项目,旨在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并愿意支持南非及其他投资目的地延伸其产业链。这正是博览会的意义所在。
在巴西,我们会见了副总统阿尔克明,就深化供应链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及金砖合作框架进行了讨论。阿尔克明副总统表示,巴西希望与中国的供应链建立更加紧密的对接,并鼓励本地企业参与供应链博览会。
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见了代表团,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方面的作用,并表达了在重点领域深化合作的浓厚兴趣。
在泰国,我们与工业部和商业部部长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在智能汽车、人工智能及高端制造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将供应链博览会视为推动更多联合项目的重要平台。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非常正确。因为就在上周的博览会上,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泰国设立更多工厂或授权更多二级供应商,这意味着,中国车企将不再仅仅向泰国出口整车,而是更认真地一步步在当地构建自己的供应链。
说到智能汽车产业,我必须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扩展其供应链的计划更加宏大。在匈牙利,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项目无疑为许多中国车企带来了启发,比如小鹏汽车——供应链博览会的忠实参展商,正与欧洲供应商开展长期合作。我认为,今年晚些时候他们将会有令人振奋的消息发布。据我所知,许多车企对西班牙、法国和奥地利表现出浓厚兴趣。当我会见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的首席执行官时,他们都对这些投资动向表示了强烈支持。今年早些时候,我们与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的政府及行业协会会面时,也听到了许多务实的声音。因此,我认为,现在正是欧盟委员会出台更多积极政策的时机。我希望在本月晚些时候能看到切实的成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过去几年中,类似的交流频繁发生,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主要贸易伙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无论是资源型国家还是科技强国。大家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那就是必须继续携手努力,使供应链更强韧、更有弹性。这正是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创办的初衷,也是其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世界各地的企业在这里找到了价值,发现了新的合作伙伴、新的机遇,也增强了对中国供应链生态的信心。
作为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汇聚了供应链的各个关键环节:上游、中游、下游;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科研界与产业界;国内与国际参与者。它不仅仅是展示产品的平台,更是交流理念、建立伙伴关系、推动供应链合作落地的舞台。正如刚才提到的,今年共有650家企业参展,其中35%为外资企业,而外资参展商中超过一半来自欧洲和美国。
再次,美国参展商的出色表现,使得美国稳居本届博览会参展国之首。我认为,美国企业之所以对这场博览会格外青睐,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国家更深刻地理解与中国开展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性。例如,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出席了本届博览会,并称中国的供应链是“一个奇迹”;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去年表示,没有那些优秀的中国供应商,苹果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则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其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经超过95%的消息。我认为,这三位企业家是当今世界最聪慧的人物之一。许多外国企业会携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参展,以“链主”与“链合伙伴”的形式亮相。他们的展品涵盖从原材料到先进技术、从绿色能源到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呈现了完整的供应链全景图。
供应链博览会的布局遵循真实供应链的运作逻辑。我们按照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协作方式进行分组,鼓励大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并展示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流程。同时,在横向层面,我们展示供应链服务,使参观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供应链各环节如何衔接,以及他们可以在大型企业供应链的哪些环节参与进来。在本届博览会上,大型企业通常会展示其供应链体系和标准,树立行业标杆,并提供优化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例如,苹果公司参加了历届供应链博览会,但从未展出任何苹果产品——没有iPhone,也没有MacBook。蒂姆·库克带来的是苹果在中国的顶级供应商,向大家展示他们如何生产、使用何种设备,以及苹果在中国保持怎样的标准。这为中国其他潜在供应商打开了一扇大门。他坚信,中国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能够支撑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
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博览会同样提供了一个独特机会,让他们能够与大型企业同台展出,并有机会融入这些行业领军企业的供应链。而对于外国政府而言,我相信,这个博览会是了解七大产业链全貌、并从全球最优质、最合适的企业吸引投资的理想平台。
今年,我看到近170个海外政府及工商界代表团参观了这场博览会,这帮助他们确定潜在合作伙伴、识别自身最迫切的需求,并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正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博览会开幕式上所指出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将持续汇聚共识与力量,以保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
因此,女士们、先生们,在供应链领域携手合作不仅重要,而且是实现美好未来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不断优化这一平台,促进更多的联系与合作,并期待与大家共同构建更具韧性与更高开放度的供应链。我认为,这不仅有利于我的业务——我的业务很小,只是做展览与会议——更将造福全球所有产业与企业。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CCG名家对话午餐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挑战,第15期CCG午餐会热议合作韧性方案
CCG第14期午餐会热议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国制度创新及全球价值引发国际关注
第13期CCG午餐会:海南专家与多国外交官热议自贸港建设与中国扩大开放
CCG第12期名家午餐会举办,50余大使、商贸专家热议“关税战”破局之道
2025首场名家午餐会启幕,CCG与在京近50位大使,国际组织,商会代表深入解读两会成果
逾40位大咖齐聚CCG第六期名家午餐会,研讨中欧绿色贸易合作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