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际舆论主场,中国主播、学者引领中外交流新形式

2019年6月3日

  昨日,一场中美主播之间的“跨洋电视对话”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也在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了讨论的热潮。CGTN主持人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就中美贸易摩擦等相关议题,在福克斯频道《Trish Regan Primetime》节目中,展开了一场 “跨洋辩论”。早在开始前,这场罕见的中美主播正面对话就已经备受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昨日评论到,真理越辩越明,乐见中美各界人士开诚布公地进行理智、冷静的对话。

 

 

实际上,在此次“跨洋辩论”之前,一场极受关注的世界知名辩论会—— Munk Debates就已于5月10日(北京时间)在加拿大多伦多展开。围绕“中国是否会对自由国际秩序造成威胁?”这一辩题,本次Munk Debates 让一场关于中国的观点交锋进入了国际视野,也通过双方的激辩使中国的原则和立场更加清晰、明确地传达给世界。

 

辩论会上,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前顾问麦克马斯特(H. R. McMaster)和美国哈德逊研究中心中国战略研究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作为正方,持“中国会威胁自由国际秩序”观点;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和联合国安理会前轮值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则为反方,以“中国不会威胁自由国际秩序”为观点。这场围绕中国的辩论吸引了约3000名观众到场观看,辩论开始前后分别对正反两方进行投票,比较两次投票结果后,支持率增加的一方为获胜。面对对方犀利尖锐的提问,王辉耀博士一方都从容而又睿智地一一予以回应,用事实说话,力驳“中国威胁论”,经过3小时的激辩,最终赢得胜利。

 

整个辩论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王辉耀博士博士在辩论中屡次针对尖锐问题巧妙回应,从容坚定地发出中国声音。

 

 

【视频:开场陈词】

 

 

在开场陈述中,麦克马斯特表示中国是现行自由国际秩序的巨大威胁。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违背了当初对民主选举、依法治国、言论自由、隐私保护、宗教自由和自由市场经济等自由国际秩序核心价值的承诺。中国在具有争议问题上的强硬做法不仅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更对国际社会造成了威胁。

 

白邦瑞则表示现在的中国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威胁。随着中国意识形态进一步加强,那些改革者以处于弱势。中国没有像它曾经承诺的那样成为一个更加自由民主的国家,让国际社会十分失望。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中国重新走上合作的道路,继续改革。

 

 

针对正方持有的“中国威胁论”的观点,王辉耀博士在开场陈词中表示:第一,自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得益于此,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经济利益。第二,中国对自由国际秩序有很大贡献。中国目前已成为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第二大出资国,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带动了经济发展。这一倡议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也是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它的执行将会使世界贸易成本减少1到2个百分点。第三,中国对于全球自由体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市场,很多国家都会从中受益。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在开场陈词中对此表示支持。他指出,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在座的74%的观众投票认为中国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威胁时,这也意味着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深刻影响。中国的崛起威胁的不是自由国际秩序而是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中国在曾经的百年屈辱史里领悟到主权和规则是自由国际秩序的两大支柱,因此中国是在捍卫自己的主权,维护自由国际秩序规则。

 

正方质疑:西方对中国有一个误解,就是中国不会威胁自由国际秩序、会实现经济和政治自由化。但是,中国实际上是在破坏这些国际组织和规则。中国加入WTO 时给出很多承诺却未履行。如承诺开放市场,之后却利用市场强制外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同时,中国进行系统性的商业间谍活动,在关键经济部门和军事领域窃取敏感技术和知识产权,以促进自身经济增长。

 

对这一观点,王辉耀博士反驳道,中国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受益于世界,也贡献于世界。中国愿意接受主要国际协议,向联合国做更多贡献,成为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WT0改革等问题的关键支持者。另一方面, WTO每年都会评审中国的“发展状态”,若中国真的已经是发达国家而不再符合发展中国家,就应该将WTO改革与重组纳入考量,而不是以强制技术转移等理由来直接反对中国。对中国来说,科技的跨国发展是符合国际法,也是符合国际秩序的过程。并且,今年三月通过的《外商投资法》更是对窃取国际资产、强制技术转移等行为的严格管制。

 

正方质疑:中国拒绝世界贸易机制,将政府控制经济凌驾于美国推崇的市场机制之上。

 

王辉耀博士表明,实际上,中国自加入WTO以来的发展,是对世界贸易体系的接受和学习。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至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一,也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市场,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因此,中国接受世贸体系,也无意威胁自由国际秩序。

 

正方质疑:中国无视国际规则,破坏自由国际秩序。中国在南海搞军事化,旨在将美排除在外,独占南海,这违反了有关国际法和国际法庭裁决。中国想要拥有独立的区域控制权,排他的区域领先性,这样就可以将美国排除在外。因为没有美国,中国就可以恐吓地区国家。

 

针对这一指责,反方代表马凯硕用两个事实反驳道,首先,在四十年间,唯一一个没有发起战争的大国是中国。其次,美加就北极西北航道法律地位出现争议时,美国的应对举措是直接向该水域派驱逐舰。美国就是以此种方式为各国树立遵守国际法的“榜样”,同时还不断指责中国违反国际法。自由国际秩序的最大威胁是美国,这一秩序面临的崩塌危险不是被“他杀”,而是创造者的“自杀”。

 

最后的问题是关于中美两国陷入贸易争端时,其他国家将会如何。

 

正方质疑:中国借“一带一路”输出“独裁”模式。已有33个国家因“一带一路”倡议而承受不可持续的债务,8国深陷危机。中国试图重建历史上的对华朝贡体系和附庸关系,破坏别国主权,挑战国际秩序。美、加、日、澳、新西兰应设立新标准来减少“一带一路”造成的威胁,为其他国家提供替代融资选择。这不只是中美或中加间的事,而是自由开放社会与独裁封闭制度的竞争。

 

马凯硕对此明确表示,中美之外的其他国家,想要的是一个更加强大的联合国,更强大的国际法,想要事务可以被公平裁决。而不是由这一个超级大国或另一个来决定。

 

王辉耀博士则进一步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虽然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中国是唯一一个为全球发展提供蓝图并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案的国家。“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多边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区域合作大幅度地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也为其带去了大量的投资。“一带一路”框架的准则会逐渐完善,同时也将会为周边国家带来更多的益处。另外,面对全球问题的威胁,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因此,合作是发展的首选方式,中国、美国以及其他所有国家,都应当致力于国际合作,加强现有国际机制,共同维护自由国际秩序,而中国将在其中已经并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做出更大的贡献。

Munk Debates 由 Aurea Foundation于2008年支持创办,选择全球普遍关心的、存在一定争议性的、全球性重要事务作为辩题,采用美式辩论的形式,邀请与辩题相关的世界顶级学者作为对立的两组进行“辩论”。辩论会每年在多伦多仅举行两次,每次有3000名观众现场观看,并设有同步直播的投票环节。

Munk Debates上次以中国为辩题的辩论在8年前,中国学者所在的正方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所在反方的攻势下,未能赢得辩论。本次辩论,在场的3000名观众多为来自加拿大、美国等国际知名政商学界及媒体精英人士,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加拿大和美国的议员。在中美经贸关系再起波折,中加关系陷入僵局,现场观众对华偏见较大的不利形势下,王辉耀博士博士一方据理力争,不仅没有被对手驳倒,反而以事实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支持,最终以2%的优势胜出。

 

在此次将“中国与自由世界秩序”这一中国问题作为论题的世界级Munk Debates上,CCG作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社会智库受邀参加,在关键时刻借助这一辩论会的国际影响力,充分表达了中方智库的观点与原则,显示了CCG的责任担当,更加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中国智库的声音。

 

目前,在对国际社会舆论引导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西方世界主流活动中,鲜有中方代表在国际舞台上发声,这也造成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误解难以消除。近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并希望通过施压让中国屈服,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关系局势紧张。加之中国在西方主流舆论场中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握处于劣势,美国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仍存在质疑和误解,公开透明的国际辩论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信息传递、了解不平衡的情况下,偏见和质疑更易存在。从美国主播表达方式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对中国媒体或是中国存在着某些先入为主的看法,而媒体作为公众了解外界的重要渠道,对于美国国内了解中国、形成主观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像福克斯新闻这样在美国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主流媒体,能够与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进行直接对话,对于改善两国对彼此的印象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芒克辩论会中反方代表反驳“中国威胁论”所表明的观点、列举的实例,都对结束时投票比例的变化有所影响,也充分体现了公开平台上直接的交流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听众的固有看法。因此,辩论可以看作一种交流、增进理解的方式,媒体、智库、学者等各界非政府机构、组织则是推动“民间外交”的桥梁,在长期以来以政府间外交为主流的国际社会,非政府间的外交在新时期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日益显露。中国媒体、学者此次围绕中国为主题参与辩论,则成为了这种中外交流新形式的引领者。

 

CCG作为智库参加以中国为议题的国际知名辩论会,以及今日媒体主播间的跨洋辩论,理性辩论中蕴含的逻辑分析和一步步事实论证,明确传达中国原则与立场的同时,对于提升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清晰解释中国和平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原则与立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极具意义。

【视频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