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论坛圆桌八 | 中东论坛分论坛二:巴以冲突
2025年6月10日2025年5月23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与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进入第二日议程。在以“关键挑战”为主题的中东论坛分论坛二上,与会嘉宾围绕“巴以冲突”的分主题B展开深入讨论。
巴勒斯坦驻英国大使胡萨姆·佐姆洛特(H.E. Husam Zomlot)
现在国际舆论对加沙战争正在转变,特别是在西方国家。西班牙、爱尔兰、挪威等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抗议,伦敦、柏林等地也有类似声音,甚至美国也在调整立场。以色列的行动引发震惊,当前局势变化带来新机遇,但首要任务仍是停止种族大屠杀,推动重建。
土耳其前国会议员乌纳尔·切维科兹(Unal Cevikoz)
中东长期解决方案需结构性改革,主要包括:双方应提供安全担保,建立信任;加强人道援助,缓解经济困难。同时,应建立包括约旦、海湾国家和埃及在内的多边框架,考虑在加沙部署国际维和监测力量,并支持巴勒斯坦内部和解,推动和平进程。
埃及前外交部长助理、前驻伊朗、保加利亚及北马其顿大使哈立德·埃马拉(Khalid Emara)
巴勒斯坦人长期无法建国、缺乏尊严,和平共存安排仍未达成。当前冲突使以色列在邻国中难以立足,其行为应受制约。埃及主张重建加沙、承认巴勒斯坦建国权、实现永久停火,需国际社会支持。
巴勒斯坦萨那中心知识生产联席执行主任亚丝明·艾尔·艾尔亚尼(Yasmin El Eryani)
中东仍以区域大国竞争为主,合作尚未实现,竞争带来负面影响。也门和加沙局势反映出政治与道德真空,非国家武装趁机填补。巴勒斯坦需整合力量,区域应形成统一立场,建立负责任的建国方案,防止非国家势力获益。若忽视民众情绪,愤怒将引发不可控后果,阿拉伯领导人需高度关注民意。
伊朗德黑兰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治理与政策智库(GPTT)创始合伙人赛义德·埃马米安(Seyyed Emamian)
中东地区国家需团结应对区域安全威胁,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改善为建立区域安全协定提供契机。中国可作为调解者,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促进和平与稳定。
在谈解决方案前,需先排除障碍。首先,巴勒斯坦内部应实现团结,否则分歧将加剧。其次,区域国家如埃及、土耳其、伊朗也需形成共识,目前尚未统一。第三,国际社会应达成一致,联合国安理会在阻止以色列方面屡屡受阻,根源在于美方支持。
2023年中国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实现和解,因双方有强烈妥协意愿。许多区域国家希望中国发挥更大斡旋作用。若中东再现类似机会,中国将积极参与。
-相关链接-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60国代表近300嘉宾踊跃参会
多极化时代的对话与共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第二日聚焦中欧关系与中东格局
历届回顾
CCG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如何加强中美欧与全球合作
研判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2022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共建韧性全球化——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聚焦开放融通与国际合作
扩大开放、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互塑和推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全球化新未来 ——“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行
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2016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