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李:通过支持实体经济获取长期投资收益

2019年11月25日

 

金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金教授,我是《中国金融家》杂志的记者,去年您提出的‘教会民众识别不可能的投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您又带来了什么提案?”3 月 7 日下午,刚刚结束政协联组讨论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在会议室门口被记者“堵”了个正着。

  就这样,在昆泰酒店走廊的沙发上,时隔一年,金李再次接受本刊的邀约,从去年财富管理的话题延伸到今年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新议题,围绕着社会关注的热点,谈话徐徐展开……

纾解小微企业“成长的烦恼”

  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说,这是每一位政协委员都十分关注的话题。金李说,今年他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化解小微民营科创企业融资贵和难问题”的提案。

  他告诉记者,可以通过三项举措使金融活水流入中小科创企业中去。首先是要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应汇集所有和企业有关的公共部门信息,包括水、电、煤气、社保用工情况,以及政府部门掌握的其他数据,再以市场化的方式获得各个商业机构所掌握的交易、支付、物流、房屋租赁等环节中产生的其他数据,最终形成一个公共图书馆一样的共享机制。”他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平台能够有效提升信用数据收集整理的规模,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描摹,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形成较为精准的判断,有力支持金融机构对优秀的小微企业进行信用放款。

  在金李看来,共享平台的搭建只是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微企业的“虚拟担保品”。“小微企业贷款很贵、很难,往往因为担保抵押品不足。”他告诉记者,数据化的企业信用信息也可以是重要的“虚拟担保品”,能起到增加企业还款意愿的作用,形成更为有效的信用惩戒机制。“未来的小微企业负责人如果不能还款,会被记录在信用信息中,会极大地影响未来企业通过任何其他渠道获取资金的难易度和资金成本。这样就能慢慢形成一套机制,把‘有能力还款’且‘有意愿还款’的好企业和其他的企业分离开来,使得未来好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能够得到更好解决。”他说。

  “有些好的小微企业,稍有支持就可以迅速发展壮大,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那么何妨多给他一些阳光呢?说不定十年以后,这中间会成长出新的华为、新希望和百度。”金李告诉记者,在实地调研中,他发现,有些小微企业,长期在生存线上挣扎,靠着国家提供的低价要素勉强维持。一旦退出优惠的要素价格支持,就很难在市场化的环境下生存。他打比方说,这就好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重症监护室里的危重病人,能活下来依靠的是不断地输血输氧。这两种企业,前者在形式上很快从小微状态毕业,后者则长期处于小微的状态。因此,金李建议应制定对民营小微和科创企业优惠融资的长效评价机制,而且功能应该重于形式,在应该优先补贴谁的问题上,应该实事求是,更加合理分配国家的补贴资源。“所有大的民营和科创类企业最初都是始于小微企业。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并不是所有小微的民营科创企业最终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他说。

做一个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

  在今年的部长通道上,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再次提醒投资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千万不要上当受骗”。那么,如何理解他的这一警示?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想要轻易获取超过 10% 的无风险收益率,这是几乎不可能的。”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金李再次向记者重申了郭树清主席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在刚性兑付打破之后,意味着除了银行存款就再也没有其他所谓的无风险资产。

  那么,在财富管理的 2.0 时代,普通投资者一方面不满足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另一方面又不放心将资金投入到表面收益率更高的信托、非标等产品上。怎样才能在低风险状态下,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呢?对这个问题,金李说 :“办法也是有的。一个重要的可能性就是拉长投资的期限。”他进一步解释说,一般说来,长期的资产配置会比短期的投资带来更高的溢价,即为流动性溢价,意谓以牺牲短期流动性作为成本换取更高的收益。

  金李告诉记者,大家可以学会运用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 4 个账户来进行管理 :第一个账户用于短期消费,约占家庭财富的 10% 左右 ;第二个账户用于应付短期有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也就是生活中的“黑天鹅”事件 ;第三个账户用于支付长期大概率会发生但距离现在又很遥远的事件,例如,子女教育、养老等;第四个账户是可以用于投资、“搏一把”的资金。金李建议大家尽可能把暂时不需要的家庭资产做成长期投资,以10-20 年为周期,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

  “从项目的供给端来看,我国有很多项目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例如铁路、公路、航空领域的重大基建项目以及未来最核心的关键技术等。”金李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 :目前中国民间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约 200 万亿元,而 2018 年中国 GDP 总量略超 90 万亿元。他设想,若仅从民间财富总体量中拿出 10% 投入重大的、有发展前景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实体经济将得到更长足的发展,民众也可以更好分享科技革新带来的红利。

  “实际上,这需要建立一个配套系统以及生态体系。”他进一步说,一方面,目前一部分民众有这样的强大意愿,但并没有一套合适的产品体系提供给他们。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但机制体制还有各种限制,例如,民企往往更加注重短期利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指标使国企难以打破束缚。因此,在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安全、稳定的回报方面,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生态系统,仍是未来需要探讨的事情。

文章选自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年11月18日

 

关键词 专家观点 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