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理事长在第四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上发言: “一带一路”为全球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2020年9月27日

 

2020年9月27日,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一带一路’第四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论坛围绕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核心议题展开,并颁布了第四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程维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计金标,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分别致辞。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计金标宣读了获奖名单。CCG理事长王辉耀与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院长胡必亮,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外交部中国-中东欧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梁昊光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王辉耀博士的演讲主题为“‘一带一路’——为全球化发展提供新路径”。王辉耀博士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一带一路”建设的成绩,推动“一带一路”的多边化和“一带一路”实现国际合作共赢的多方面路径。据统计,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2013-2018年,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6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约900亿美元;2019年4月第二届高峰论坛,3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6000余名外宾参会,形成6大类283项建设性成果……“一带一路”国际共识持续扩大,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俄原油管道等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建设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成立。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还促进了合作伙伴国的国内和全球连通性。

王辉耀博士表示,推动“一带一路”的多边化需要搭建组织架构和决策管理的多边机制;拓展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对象,建立“一带一路”与现有国际秩序框架下主要治理机构的联系;吸引更多发达国家参与,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具包容性;推动中国与更多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加强国际开发银行合作,助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考虑加入巴黎俱乐部;加强中美合作,多边开发合作共享“一带一路”新商机。

王辉耀博士还指出,要实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赢,需要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大力发展“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以建设海外产业园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一带一路”留学交流与教育合作;充分发挥会计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士国际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智库、标准化组织在内的NGO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