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主任王辉耀在欧亚数字经济论坛上论道中国数字经济
2020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俄罗斯《生意人报》(KOMMERSANT Publishing House)举办“欧亚数字经济论坛”。本届论坛主题为“新冠疫情后的数字国家”,由《生意人报》记者Ramaz Chiaureli主持。参与本次讨论的嘉宾有俄罗斯电子发展、通讯与大众传媒部副部长Oleg Ivanov,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Alexander Narukavnikov,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执行事务合伙人Maria Mikhaylenko以及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首席营销官张宏喜。
疫情后经济发展是议程上的头等大事之一。有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削减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方面支出,而应采用更为紧迫且具有社会重要意义的支出。作为中国社会智库代表,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以 “中国数字经济在疫情后的新变化和新基建投资”为题发表看法。
王辉耀主任指出,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5.8万亿人民币,在GDP中占比达36.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7.7%。与2005年相比,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2.7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0.6%。2019年,北京和上海的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50%。中国数字产业结构主要以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电信业(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和互联网及相关服务(消费者服务)占比相对较低,但与民生关系密切。
他认为,今年新冠疫情对数字经济影响巨大。消极地讲,部分服务类数字经济行业,如出行、旅游受挫,线下数码产品零售、线下电子娱乐受到冲击;部分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受利润下降影响,导致数字技术创新和改造可能延期,数字经济企业投融资受到冲击。积极来看,大量线下经济活动转到线上,在线餐饮、游戏、教育、医疗、办公和电子商务等迅速增长,增长趋势不可逆;政府公共服务更加精准、方便,治理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成为数字经济投资新方向。此次疫情也推动了“新基建”的加速落地。
王辉耀主任介绍道,新基建于2018年由中国官方提出,通过大规模投资,促进5G等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技术落地,提升制造业水平,培育数字商业新模式,通过数字化转型孵化经济增长新动能。今年因疫情而加速投资,以此拉动经济增长。它以5G技术为载体的基站、数据中心、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和相关设施产业链构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方面新基建以ABCD技术为核心: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Data)。新基建包括三项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涵盖了七大领域,如5G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等。
王辉耀主任提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2025年间,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但是数字经济与新基建在中国发遇到政府投资驱动与市场脱节、跨境数据流动影响数据安全、数字经济监管没有法律基础等问题。对此,CCG针对这三个问题给出建议:鼓励新基建投资中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成立国际数字联盟或按照G20模式成立Digital-20,成立国际电商联盟,国际人才组织甚至数字货币联盟,从民间为数字经济监管和发展提供参考;有关部门应参照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试行数字经济立法,为数据安全和跨境流动提供初步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