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洋:目前已经到了需深挖国内消费市场的阶段

2020年11月12日

  2020年11月11-1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CCG副主席,浙江鸿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史洋在企业家圆桌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听了各位发言嘉宾的讲话之后,我还是非常赞同的。在我个人的角度,因为我们主要做证券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是从投资端思考宏观策略。我将从这个角度谈一下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这个命题,同时从我们的角度看市场的机遇和风险在哪里。

首先,我觉得全球化不可逆这个论断其实是说大趋势上不可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从短的波动和短的周期看,全球化有的时候并不是不可逆的,它甚至不但可逆,而且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令人震惊的事件。从经济价值角度讲,我们普遍认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以这个论断为基础,我们判断全球化不可逆。但是很多时候,很多国际关系的决策和依据往往超出了经济利益,这需要引起企业家注意,政治的角度并不总是在经济利益上做思考与判断,有时会超越经济。在做全球化布局、全球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管理时,我们要在心中始终保持一个警醒的触角,对于未知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保持敏感。

第二,从投资的角度怎么看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严格意义上说只是一个提法,它有很鲜明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当下的时刻。严格意义上说,我认为国内大循环从投资端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现下正好处于深挖国内大市场的机遇,无论我们现在处在这样的背景与否,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都已经到了要深挖国内消费市场的阶段。总体而言我们国家的发展在这40年里的主要支撑包括三个来源:一个是基建,二是出口,这两项现在很难再有更大、更高的效率支撑中国的发展,很显然消费是我们下一步的不二选择。这个消费市场到底多有前景?我们可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并不清楚,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在澳洲工作很多年,从事基金管理工作的基金经理,15年前我的同事看待中国市场的视角可能对于大家理解国内大循环之下的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和空间提供一定思路:“就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国内很多科技,百分之八九十都不是中国原创的,很多都来自于美国的西海岸。但是中国有一个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没有看到过,甚至也无法想象的巨大投资机遇,就是将来能够达到人均GDP25000美元GDP到30000美元的14亿人口市场。”这个基础之大是到现在美国也无法实现的高度,这个高度恐怕美国在未来30年都不一定能够达到的一个高度,14亿人、30000美元GDP,这是在西方投资界无法想象的,因为投资是需要机遇与预期的。如果他们投资科技,我们现在国内的科技股投资基本上就是对价硅谷的大企业,他们的逻辑、估值、策略、想法以及项目的进展,我们对标过来,投资框架很简单,但是一旦涉及消费,很多国外的策略,包括投资的框架是不灵的,因为想不到一个夸张的场景,一个小创业公司,一个App动辄就是上千万的月活用户。这种数据量、这种场景下的估值方法在国外并不常见,这是中国巨大的机会,中国的消费市场未来的机遇之大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我们应该持乐观的态度。

关于科技,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也在重要的场合会提到“全球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这个著名的论断,但是实际上就目前我们科技发展的阶段来看,在未来的15年之内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科技能够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核心支柱,可能还需要再过15年的时间才会显现出它巨大的威力。在这15年里,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这十个字的命题不仅仅需要贯穿“十四五”,还需要贯穿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到的2035年远景规划,这应该是一个持续15年的事情,是一个中长期的战略。

第三,关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端,现在基本上我们可以判断,在未来的2年之内,马上就会有一波新的企业端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周期,其背景严格意义上说是原生产线的更新换代与效率提升,它的科技属性更强,产品链、供应链的生产效率提高的目的更明确、更明显,这个大背景提供了非常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与机会。整体来说企业端的融资在经过这一次疫情之后要优于从2018年到2020年的那3年的时间,企业端融资现在开始出现了相对乐观的预期。总体来说,企业又到了新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周期,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投资端走出国门,走到全球各地。在这个背景下,需要我们的企业家有更高的、更长远的、更有前瞻性的判断,来支撑它的决策。

(本文根据CCG副主席,浙江鸿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史洋在全球化智库(CCG)2020年11月12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