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在线】加中关系僵局如何破解?

2021年2月26日

近来,加中关系问题一直是加拿大人、特别是华裔加拿大人非常关注的议题。孟晚舟、两个迈克尔、以及加拿大国会刚刚通过的有关新疆问题的消极动议,都让加中关系一步步走向冷淡、达到冰点,让很多华裔加拿大人感到揪心。

那么,加中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会有什么样的走向?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两国关系的困局?加拿大智库和平与外交研究所2月24日举行线上研讨会,邀请加中两国政、商、学界人士探讨加中关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昨天的论坛嘉宾,包括加拿大联邦参议员胡元豹先生、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加中贸易理事会总裁Graham Shantz先生等多位嘉宾,从多方面讨论加中关系的现状和困局。

胡元豹参议员表示,西方国家近年来对中国的关注缘于“中国崛起”,另一面则是美国对超级大国和全球霸权地位的担忧。他认为,中美关系是影响加中双边关系的最大因素。

相较于加国内舆论探讨中国究竟是对手、竞争者还是合作伙伴,胡元豹认为,加拿大应构建“全球邻居”的概念,“你必须找到一种与社区中不同成员相处和区分的方法”。

UBC大学教授包义文(Paul Evans)认为,在目前加拿大国内不健康的对华氛围中,仍需要以新的、更积极的方式展开关于中国的讨论。他同时对于加拿大在对华关系中更多考虑“安全问题”而对学术研究等领域的交流造成影响表示担忧。

加中贸易理事会总裁向峰(Graham Shantz)表示,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对于加拿大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性而言,仍无法与美国相比。但向峰认为,倘若切断对华贸易往来,其对加拿大伤害的风险将大于受益。

身在北京的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表示,中国真正是推动全球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的积极因素。中国并不完美,但仍在努力发展进步,且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外界今天需要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中国,在竞争的同时与中国积极合作。他相信,“常识将占上风”。

针对这次研讨会的话题,本台连线了研讨会主持人,和平与外交研究所董事会成员、亚洲项目的顾问姜闻然教授,请他就加中关系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采访要点

主持人:本次“加中关系”在线研讨会的初衷是什么?

姜教授:和平与外交研究所是位于多伦多的加拿大智库,希望以和平和外交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探讨各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加美、加中关系走向的话题。昨天的研讨会专家与政商学各界一起讨论中加之间的热点问题

主持人:加中关系是否有方法化解僵局?

姜教授:目前可以说是加中关系的冰点。虽然议会通过了关于新疆的动议,但是动议并不是政府执政方面的政策;所以专家对目前的情况看法不一,一些专家认为该事件并没有影响中加关系的底线,而一些专家则认为这样的发展较为严重。

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在孟晚舟以及两个迈克尔事件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加中关系恢复的可能性不大。

主持人:加中双方民间的彼此好感下降,是否影响到加拿大政府的决定?

姜教授:公众舆论对加拿大外交以及加拿大政治的影响重大。根据加拿大近期的调查显示,仅有15%的公众舆论对中国有友好感。这种情况对政府层面、内阁层面甚至国会议员层面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近几天特鲁多和拜登政府的在线会谈的时候,加拿大政府的态度有微妙的转变;希望通过向拜登政府施压以解决孟晚舟事件。目前看了加拿大政府在处理中加关系中有所行动,但动作较慢。

主持人:加拿大自由党政府作为少数党,执政底为不稳。如果不断严厉批评中国的保守党上台,是否加中关系会进一步僵持?

姜教授:目前自由党政府对中国态度比起保守党来讲还是较为温和。如果保守党上台,很有可能短期内对华政策更加强硬,双边关系继续恶化。但目前自由党政府下台的几率不大。

大家应对中加关系抱有希望,但不能期望它自动走出困局。作为华人团体,大家应努力把双边关系推向良性运作的方向。

 

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枫叶在线”,2021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