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当当在线购买
2021年2月2日本书基于作者对于全球化进程和中国发展战略的长期观察与思考,汇聚了王辉耀博士近三年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和思考全球化、全球治理等提供了多元的角度和全新的思路。
书中指出,在走过几个世纪的光辉岁月后,全球化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当我们穿越时间的纵深,就会发现,全球新冠疫情不过是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曲折。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或许也将成为人类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和公平的方向前进的契机。
本书分为六篇。第一篇从新冠疫情给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说起,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对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中国的角色进行思考。在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增强的当下,中国明确反对一些国家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要求减少不利于贸易自由的制度和障碍,加强国际间高水平自贸区建设。同时,中国在维护国际自由贸易秩序和应对潜在气候危机也在进行更加积极的尝试。
第二篇从经贸多边合作的角度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组织近年来遇到的改革难题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新生区域经贸协定进行探讨。中国是多边合作的坚定支持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便充分体现这一点主张。如何在坚持对本国利益的追求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既谋求本国发展,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些问题与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将目光从全球化的宏观发展转向微观层面,人作为最活跃的要素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的第三篇就以“人本全球化”为核心话题,对人才在中国融入世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未来可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成立十余年,CCG一直倡导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欢迎国际人才。在疫情使全球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机遇,为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创造更多优势。
本书的第四篇集合了作者对“引进来”、“走出去”与中国开放问题的一些想法。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坚持深化开放的战略方针,通过外商投资立法,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将对外开放推向新高度。通过举办进博会,为全球企业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企业作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应该进一步提升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的走向全球。
本书最后的两篇内容围绕中国新时代大国外交和全球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展开。中国的崛起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性力量,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将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影响。因此作者认为,中国既要重视双边关系,也要推动多边合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回首过去几年,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大国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阻碍了国际多边主义合作的发展,而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以及科技发展又为全人类提出了更多新挑战。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关系也不断复杂化,世界秩序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新时代注定是一个激浪涤荡、风起云涌的时代。本书将为关心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读者提供思考百年大变局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新视角。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冠疫情:全球化是进还是退?
疫情挡不住中国开放的步伐
以常态化抗疫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待更多海归彰显价值与担当
全球抗疫合作中的中国力量
“逆全球化”倒行逆施是加剧疫情危机的主因
中美民间力量是推动两国抗疫合作的生力军
新冠疫情为全球治理体系革新注入“催化剂”
疫后全球治理创新需加强多边合作
不能让贸易壁垒成为病毒“保护伞”
全球抗疫合作 WTO应发挥更大作用
疫情之下,国际社会需携手应对气候危机
第二篇 贸易秩序:国际组织的挑战与新变是什么?
WTO的历史困局与变革之路
国际税收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全球贸易体系助推全球经济增长
中欧合作共同推进WTO现代化改革
中日可开启双边投资协定升级谈判
中国可在WTO改革中发挥更多作用
G20机制如何发挥全球治理更大作用
抓住多边合作机遇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
中国可考虑是否加入CPTPP了
把握好RCEP发展新机遇
中国加入CPTPP的时机正在成熟
第三篇 人的交互:在全球世界还可自由流动吗?
以人才流动治理创造更多“中国红利”
海归与中国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
国际化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支柱
海归70年:中国推动全球化的创新力量
国际人才引进亟须提升服务效益
国际人才政策再突破,“华裔卡”可堪大任
中关村如何更好发挥引才标杆作用
“引进来”“走出去”中国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中国发展跨国高等教育前景可期
两会带给留学人员广阔机遇
第四篇 开放之路:新的大门如何向世界打开?
新经济时代中国发展的新思考
外商投资立法将对外开放推向新高度
进博会赋能中国开放新发展
中国扩大开放有利全球化包容普惠发展
海南自贸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新起点
抓住开放新契机 共创美好未来
品牌全球化需“品质革命”
提升中国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
以亚投行为鉴 推动“一带一路”多边发展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中小企业大有可为
打卡世界500强 中国企业要更上层楼
扩大对外开放 让中外企业合作更紧密
加强国际开发银行合作 助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第五篇 大国外交:如何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中国不会威胁现有国际秩序
中美关系需超越新冷战论调
中美欧合作共建更包容的全球秩序
在平等基础上寻求合作才能创造中美共赢
中欧合作为世界稳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法合力推动多方深入参与全球治理
发展中日韩合作 凝聚亚洲力量
开启40年发展新篇章 中日合作未来更可期
中印关系应面向未来
中新合作助推亚太经贸一体化
推动中非合作升级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以中德合作助推中欧关系提质升级
世界需以新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努力
第六篇 全球化:如何走向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新阶段与全球治理新格局
推进全球治理创新发展刻不容缓
中国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以基础设施新动能促进全球治理新发展
破解“逆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从亚洲文明到亚洲共同体
全球化的亚洲世纪,中国发挥什么作用?
解决国际区域矛盾 中国可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 把握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契机
利用多元公共外交推动国际合作共赢
以东盟为鉴推进亚洲一体化
“和而不同”应成为全球化新阶段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