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对话专家:中国、美国和欧盟如何在贸易上达成共识?
2021年8月19日
新冠疫情肆虐,重创全球经济。美国试图回归国际多边合作,WTO新总干事也于2021年1月上任,标志着WTO和美国的僵局有所缓和。然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似乎一定程度上取代了WTO的作用,多边主义备受单边主义的挑战,且这种现状已存在许久。今年,许多具有实时性的议题都将在11月底WTO部长级会议研究探讨,主要涵盖上诉机制改革、数字经济、竞争中立、补贴政策诸多方面。那么,有哪些议题该优先纳入WTO改革内容?世界各国又可以达成哪些共识?
2021年8月2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特别线上对话,主题为“风云变幻国际局势下的多边贸易体制”。CCG理事长王辉耀对话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PI)副主任,前美国TPP谈判代表,前美国贸易代表处代理副代表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前WTO总干事、前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嘉宾围绕WTO改革、疫情合作、多边主义等展开探讨。
WTO关于非市场经济体的议程未来非常值得关注
温迪·卡特勒:在讨论拜登政府对WTO改革的认知前,我想先明确拜登政府贸易政策的三个基石。首先,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与其国内议程高度融合。第二,如今华盛顿宣称贸易政策以工人为中心,这一政策是对美国贸易政策的重新思考。三是与盟友的合作,这三大支柱都与今天的讨论有关。拜登上台后,立刻采取行动表明美国积极参与WTO议程,展现了其对疫情后全球化的承诺。然而WTO改革需要所有164个成员的贡献,尤其中、美、欧等主要贸易国的共同努力。就中国而言,中国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挺身而出,推动WTO改革与发展非常重要。特别在WTO关于非市场经济体的议程,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
王辉耀:我很高兴看到美国在拜登政府领导下回到了WTO。我认为,我们应关注WTO未来的工作。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需要世界贸易来重启全球经济,考虑到历史上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国际贸易一直是稳定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帕斯卡尔,您是WTO的资深专家,也是担任WTO总干事时间最长的人,您对多边主义与全球贸易问题的考量是什么?
帕斯卡尔·拉米:实际上,开放贸易是全球性的问题,需建立一个多边贸易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分配。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于中国而言,随着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中国如何在竞争保持中立?如何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维持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公平竞争?这值得深思。
中国脱贫经验表明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在为本国服务中有优势
王辉耀:于WTO而言,自由贸易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巨大利益。同时,贸易的发展也与中国的国内政策密不可分。中国使8亿人脱贫,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脱贫目标提前了10年。中国的国有企业制度也是为本国服务的,中国国有企业实际上在任何国内灾害救济,扶贫和其他方面承担许多社会责任。中国的这种民营企业,跨国企业和国有企业混合的经济机制在本国国情下很受用,但竞争中立仍是一个值得被广泛讨论的概念。
另一个问题是,中、美、欧能否以协商方式来使WTO更好发挥作用?我认为在WTO,虽然成员国都可以发挥作用,但是可能由于规则太多,协商一致很难达成一致决定。温迪,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温迪•卡特勒: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WTO体制。以渔业补贴谈判为例,从美国的角度看,该谈判的绊脚石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主要为中国希望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继而不承担全部义务。唯一的出路是允许WTO诸边谈判、就结果达成一致,仅在这些缔约方之间分享利益,但同时邀请其他缔约方加入并向他们提供技术援助。
就中、美、欧三方而言,如今应该在WTO框架下的哪些方面进行合作?首先是渔业补贴,这一问题对WTO的公信力而言非常重要。若在渔业补贴问题上无法谈判,我们甚至可以质疑WTO不能再组织其他谈判。其次,若中美能逐步取消加征的进口产品关税,将对全球对边贸易体系影响深远。哪怕仅限于医疗产品,或对等地取消一些关税,都将会是WTO发展的强心针。
王辉耀:如果能取消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同时中国也能相应地取消一些关税,将证明中美对于多边贸易体系,自由贸易和货物自由流动的支持。帕斯卡尔,你对WTO机构改革有什么看法。同时,为真正消除疫情,中国和美国需要共同放松其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中国和欧盟若能在贸易上达成共识,将会转化为WTO的共识
帕斯卡尔·拉米:如今,很多人认为接受中国加入WTO是一个错误,那些人被欺骗了。这是错误的,中国加入WTO是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实际上,WTO与中国的问题在于,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宣称自己是一个例外,需要有如国有企业等特殊性规则,这就是问题所在。
有关WTO上诉机构,有一个结构性问题,也有一个更易解决的问题。结构性问题在于WTO是否能改革并采用更新的规则。如果仍墨守陈规,现实和规则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争端解决系统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法官调整。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重新设计、启动规则制定系统,以缩小现实和规则的差距。中美欧三方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些问题需要在这个三国集团内部解决,如果三方能够产生共识,将很有可能转化为WTO的共识。
王辉耀:我认为这对中国、对世界都是正确的。20年前,当中国加入WTO时,很多人认为中国会成为民主国家。但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如邓小平所言,“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们应该重视不同发展模式的共存,并找到合作的方式。
我认同你们两位的观点,欧盟、美国和中国应就WTO的贸易问题进行三方会谈,为世界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下面,我想请温迪女士发表观点。目前区域化进程引人注目,如RCEP,CPTPP等,这将会如何影响WTO呢?
WTO不能成功达成有意义的成果,会使更多贸易转向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
温迪•卡特勒:也许WTO现在不是这样,但我认为,如果不能达成一些有意义的成果,WTO发展将更加倒退,越来越多国家将转向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至于TPP,我从未料到会处于如此境地:美国退出,日本与其他国家推动TPP发展,而且中国似乎比美国更有兴趣加入CPTPP。如今,就美国是否加入TPP的这场争论不会平息,我不认为拜登政府会在短期内重返TPP,但无论如何,美国需回到区域贸易领域。如今,区域自贸协定蓬勃发展,但美国既没有参与,也没有获益,美国是时候回到亚太地区贸易协定中了。拜登政府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在疫情后经济复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但如果失去了参与该地区自贸谈判的机会,我们将发现我们的参与能力和影响规则和标准的能力被最小化、边缘化。
王辉耀:无论如何,美国重返这些贸易协定总比继续孤立于贸易之外要好。帕斯卡尔先生,您曾是欧盟贸易专员,您认为中欧商贸合作前景如何?另一个问题是,您是巴黎和平论坛的主席,我也关注到您与现任WTO总干事、世卫组织总干事就全球治理在该论坛上有很多讨论。所以您认为巴黎和平论坛将如何促进全球化发展?
帕斯卡尔•拉米:就中欧投资协定而言,因为香港等一系列事件,欧洲议会不会通过。但从务实的角度而言,如果它对双方都有好处,就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和欧盟在这个协定未被批准的情况下自信。虽然协定目前不会被批准,但没有什么能阻止双方在现实中朝着它的内容前进。我认为这才是出路。
巴黎和平论坛可以加强经贸合作,以解决疫苗问题这一迫在眉睫的难关。当前各国疫苗流通不畅,将极大减缓世界从这场源于疫情的经济危机中恢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的南北结构将迅速分裂这个世界。就目前而言,疫苗的生产和分配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问题。
王辉耀:我同意您对TPP的看法,CCG也一直在推动中国加入TPP,因为也许就像中国加入WTO一样,此后中国废除了各项过时的规则、条例,这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深化。如今,我们需要一些新的目标,而TPP可以成为我们改革的更高标准。
在中美贸易战的激烈阶段,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征收大量关税,如今正以谈判方式尝试解决,就中美第一阶段谈判和第二阶段谈判而言,我们真的能解除这些贸易制裁吗?
WTO或能解决中美第二阶段贸易谈判中的问题
温迪•卡特勒:特朗普时期,贸易摩擦是中美关系的中心;在拜登政府,贸易是中美关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就第一阶段协议的实施而言,中国做得相当好。但关键是,一些第二阶段的重要问题从未得到解决。第二阶段谈判从未开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尤其关于补贴和相关的非市场经济做法的谈判,最好的场所仍是WTO。我们不可能以双边方式解决它们,我希望中国等各国能积极地在WTO框架下进行努力。
王辉耀:我很高兴看到中美第一阶段的协议工作相对顺利。我们应该逐步解除关税,推动国际贸易的重启。我注意到G7和G20先后提出了全球企业最低税,130个国家同意了这个建议,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还有关于欧盟曾要求大型科技公司支付的数字税,这应如何处理?
帕斯卡尔·拉米:我们需解冻中美欧的三角关系,以推动疫苗合作等各项国际谈判、合作发展。以渔业补贴为例,三者关系已成为WTO能否决定和推进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中国参与,中国在渔业领域不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原则问题,中国不会承认这一点,但这不是关于承认什么大原则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国接受加入一个规则体系,一个对未来保护鱼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希望中国也从环保角度对此进行考虑。
王辉耀:我们预计拜登政府更重视多边体系,支持恢复WTO上诉机构的运作。然而,与特朗普时代相比,拜登政府的态度已产生了差异。美国是要完全废除它,还是把它作为杠杆来满足目标呢?其次,在疫情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第三,近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措施,这对中国加入CPTPP将产生哪些作用?
温迪•卡特勒:首先,关于上诉机构,需给政府更多时间,他们正在审查与WTO中的争端解决有关的问题。在特朗普上台前,这一问题已是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各国对上诉机构运作和过度扩张都感到关切和谨慎。关于贸易和疫情,我想提出一个尚未涉及的问题,就是对出口的限制。这确实是需要审视的。WTO允许实施出口限制,这没错,但这些措施应是暂时的,需确保这些措施不会永远存在。
帕斯卡尔·拉米:我不认为疫苗生产和分配是贸易问题。但狭义而言,这是关于是否在健康紧急情况下改良已提供豁免的知识产权的强制许可的制度。因此虽然这不是一个贸易问题,但也需考虑经济因素。其次,关于贸易便利化,我们可以学习中国在放宽其港口程序方面的努力。
王辉耀:我认为今晚我们的讨论非常有启发性。我们已经涵盖了很多问题:WTO改革、疫情、多边主义等,我很高兴也达成了某种共识,如应该减免一些关税制裁,如中国加入WTO也是一件好事等。当然,WTO仍需着手改革。我希望我们这次研讨也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