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凯集团(亚洲)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浩然:数字技术的核心价值是打造数字空间的协同
2021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北京市“两区”办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CCG第八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瑞凯集团(亚洲)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浩然在以“康养防疫新需求与数码科技新应用”为主题的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收到全球化智库的邀请,代表瑞凯集团以及瑞凯中国参加今天的论坛。瑞凯是一家国际性的投资机构,企业战略和资本市场顾问。我们在医疗健康与数字科技领域布局广泛,针对今天圆桌环节正在讨论的话题,我希望能够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看法。
首先,在全球疫情之下,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卫生健康共同体,深化全球医疗健康合作是目前人类最大的共识。具体来讲,我认为首先在深化国际抗疫合作方面,各国要第一时间去通报发现各种的变种病毒,第一时间分享科研成果,供大家参考。研究处的药物不应该为了利益而高价出售。在国际卫生组织应该联合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国际病毒与疾病医疗组织,组织各个国家研究所和医疗人员在面临疫情的时候采取统一的措施,组建一个全球化的医药团队和研究所,分批次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研发药物和疫苗,加大实验室研发力度。
中国在疫情以来取得的抗疫成果是可喜的,站在资本市场机构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看到在宏观经济层面,中国2020年GDP同比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在资本市场层面,2020年总共有396家中国企业在A股上市,总募资额超过4700亿人民币,有154家中国企业在港股上市,总募资额超过3900亿港币。今年预计也会有更强劲的增长。从这方面也证明,无论海内外市场或机构都看好中国在疫情的防疫措施以及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反弹能力。
同时,中国在控制住本国疫情同时,也加大了跟多国的合作,包括习主席在8月5日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也将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赢得疫情,积极开展合作生产,推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的分配。另外数字科技方面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行业和领域,我们看到在全球疫情防治过程当中,各国数字科技依赖逐渐加重,从疫情的扩散路径来看,疫情在都市圈范围内传播广泛,在完善社区和市域范围内抗疫举措同时,在建立都市圈尺度的防疫控制体系下,需要增强城市韧性,要提升城市抵御风险和从疫情中恢复的能力,都显得十分重要。
数字技术的核心价值,我们认为连接计算打造数字空间的协同,推动都市一体化的推进。第一实现源头管理,及时的识别关键接触点。第二实现数据的共享,提升信息的韧性。第三是应急协调、统筹调配物资,这些都是数字科技在世界各国构建卫生健康一体化平台时候的作用。
同样,我们作为一家资本市场的机构的角度,我们也深度观察了中国数字科技与医疗健康的结合,我们也参与了诸如像京东健康等等一系列数字健康在港股、在美股的项目。在我们看来,从产业链上层建筑的鼓励开放性政策的不断完善,到整个医疗产业链整前、整中、整后的各个环节中的利益相关者,行业正在迎来蓬勃的发展和多点开花。疫情是推动了中国数字大健康行业的蓬勃发展,让整个行业在投资机构的眼里是提前走到了拐点。
数字生态的平台,他们都在致力于打造一个医+药+险的生态闭环,在药的维度,通过数字化手段与技术,缩短了药品流通路径,提升药品研发效率与医生的诊断效率,在医的角度会涉及多垄断的商业模式,从服务端来看,会有在线问诊、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的互联网医院已经从2018年不到100家发展到1600多家,在国家卫健委下属医院的互联网诊疗增长了17倍,这种第三方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咨询量已经增长了20多倍。
从需求端来看,会有个人的医保支付需求,有个人的健康管理类增值服务需求,也有机构专门为医院提供数字化的改造,像数据云平台、诊断决策辅助等等。
中国我们认为已经有具备实力的优秀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能够向国外输出这样的一些数字健康技术。
以上是我对全球防疫以及数字科技赋能抗疫和医疗康养的一些观察。最后想说的是今天因为时间有限,基于这些方面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在服贸会上也与阿斯利康共同举办了医疗健康产业论坛,时间是下周一下午,也在这个会议厅,各位领导有兴趣也欢迎一起参与一起讨论。
谢谢。
(本文依据瑞凯集团(亚洲)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浩然在北京市“两区”办和全球化智库(CCG)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