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字实录】郭忠华:全球化没有终结,甚至在一些领域更加强劲

2022年6月21日

 

2022年6月21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忠华在以“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为主题的2022年度中国全球化30人圆桌上发表以下观点:

现在有一个观点说全球化终结,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提出一些问题。主要从2008到2013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上似乎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的浪潮,特朗普主义的兴起、英国的脱欧、贸易保护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等这些的抬头,似乎都标志着逆全球化时代来临。我们把眼光拉长一点,放到上世纪末或者本世纪初的时候,关于逆或者反或者说终结这些观点,都是很多的,那个时候有民族国家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等等,现在我们讲全球化终结,我想还是有点早。

全球化没有终结,它在某些领域有所回潮,但是在另外一些领域可能更加强劲,比如说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我看不到关于回潮或者逆或者说终结这些迹象,对目前已经存在的比如关于逆全球化,反全球化这些观点,我们可能要更加全面,更加审慎地来看待这个观点。

首先,从更加长周期的角度来认识目前的反全球化或者说逆全球化的浪潮。从比较长周期的角度来看,全球化不是说眼前才有的,在我看来,电话、电报等等发明,时空融合的出现就已经开始意味着全球时代的来临。它一直到现在,两三个世纪,不断地更新升级,目前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可能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似乎看到的是全球化的高歌猛进,目前新自由主义不再流行,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上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个阶段,好像是逆全球化,这只是涨落的阶段,而不是终结或者完全是反全球化的阶段。

第二,因为我是来自政治学的学者,全球化跟民族主义国家或者民族国家相携成长的,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更加流行的观点是民族国家的终结,现在来看,是民族国家更加重要,更加要强调,如果审视这两者关系,全球化和民族国家从功能角度来看,这两者是相携发展,民族国家许多的要求和它的功能性的追求,都会促进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剧民族国家。这两者是相携发展,另外一面确实全球化从经济,从某些角度也在挑战着国家的主权和国家的自主性。

第三,从要素角度来看,全球化某些要素在退潮,但是其他一些要素在上涨。

最后,现在逆全球化有某些极右政党政治宣传、政治动员的结果,不是本身来自民众的追求。

(本文依据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忠华在全球化智库举办的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发布 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新视角

重磅新书上市!27位国内外大咖鼎力推荐

关键词 郭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