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萃德学校(筹)学术总经理、副教授沈璐:嫁接企业人才与学校教育的桥梁,建立可持续的国际人才培养

2022年9月14日

2022年9月14日,全球化智库(CCG)长三角研究中心与中共桐庐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共同在杭州桐庐举办了“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圆桌研讨会”。广州博萃德学校(筹)学术总经理、副教授沈璐在以“新时代人才雁阵格局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展望”为主题的圆桌研讨会上发表以下观点:

在这里我想发出一个倡议。几年前去英国学习的时候,我特别留意到他们的国家STEAM中心。这个中心是集国家力量来办的一个中心,旨在把各行各业的精英放到各个学校里去。当时我特别不理解的是,让各个行业的精英去到学校,指导老师并带领学生从事STEAM工作和学习,学校肯定是受益的,老师也肯定受益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它的可持续性在哪里?

比如说,企业为什么有这样的动力要把他们最顶尖的人才拿去支持学校的发展?当时我就问,问了之后就得到一个很有趣的回答,他们说因为英国人才很缺,那这个人才缺应该从娃娃抓起,即增加孩子们对本土企业的黏性。这个时候让这些企业的高技术人才去到中小学,让中小学的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本国企业的文化和向心力。所以几年下来全英国有3万多名STEAM大使,他们叫STEAM制度。同时还有17个遍布英国的中心,这些中心相当于协同中心一样,相当于我们CCG在不同的地方有分点一样,去负责每个区域这些学校的需求。

这样做以后,第一,企业能够受益,从小笼络人才。第二,大量数据表明,将这些企业家或者技术人员派到各个学校去,可以增强这些人本身的演讲能力和对这个企业文化的向心力。最后发现,不仅仅是学校学生的水平提升了,企业里面的员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向心力也有所提高,因此这是一个双赢(Win-win Situation)。我今天讲这个,就是因为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一边是我们张总带队的国际学校或者是我们的协会,另外一边是我们王理事长这边的CCG,学校有了,人才也有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嫁接这样的桥梁来效仿英国的制度?当然英国是由国家力量做,有财经的支持,在中国暂时无法实现国家投资这么一大笔钱,但是我想说国际化学校拿一点钱出来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钱上面找到一种既可以持续发展,又能够把企业的人才和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的方式。从而增强两边的黏性,更好提供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谢谢大家!

 

关键词 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