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CCG报告:世界人才中心正从欧美向亚洲扩散,中国的人才规模与人才环境指标位列前茅

2022年11月11日

 

2022年11月7日,全球化智库(CCG)在进博会发布的《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显示,世界主要国家的人才竞争力指数前十名中,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数量平分秋色,世界人才中心正在从欧美向亚洲扩散;中国的人才竞争力位列第八,人才规模与人才环境指标位列前茅;全球人才区域流动保持增长,流向逐步多元化;全球人才跨领域、跨行业向数字经济领域流动愈发明显;就业方向灵活多元,人才向新兴职业和就业形态流动。以下是报告摘要:

01  主要国家人才竞争力指数旗鼓相当,世界人才中心正从欧美向亚洲扩散

世界主要国家的人才竞争力指数可谓旗鼓相当,都不甘示弱:美国大幅度领先,第二名韩国紧跟其后,第三名丹麦、第四名新加坡、第五名日本奋起直追,第六~九名的英国、以色列、中国、瑞典的指数分值都在 45 分之上。前十名中欧美国家 5 个,亚洲国家 5个,平分秋色。可以看到,世界人才中心在从欧美向亚洲扩散。

02  中国的人才竞争力位列第八,人才规模与人才环境指标位列前茅

从各个指标得分来看,中国人才规模指标得分最高,为满分;其次为人才环境,折合百分制为 79.08 分,然后是人才投入(48.19 分)、人才效能(30.45 分)、人才质量 (18.83 分)。

从世界人才竞争力指数总体来看,中国位居第八,在美、韩、日、英等国之后,与中国的经济体量在世界上的位置相比稍有落后。

在人才规模方面,中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国和美国遥遥领先。

在人才质量方面,中国显示了短板,处于暂时的弱势。这与中国本身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有关,也因为中国人口及就业人数较多,故一旦采用人均数据就相当小,导致质量指数较低。

在人才环境方面,中国名列第二,说明中国注重在人才生活、工作环境方面的优化,特别是在打造人才工作平台、净化人才生活环境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最近 10 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中国对人才发展环境都非常重视。

在人才投入方面,中国居于第28 位,虽然与丹麦、瑞典等国家有不小的差距,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在人才投入总额上显示了后发优势。2021年9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奠定了基础。

在人才效能方面,中国位居第 26 位,人才效能竞争力指数仅有新加坡的一半。这说明中国仍存在阻碍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潘篱,也间接说明了中国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还任重道远。

03  全球人才区域流动保持增长,流向逐步多元化

通过追踪国际移民(尤其是工作型国际移民和国际学生)2000年-2020年的流动趋势,报告对全球人才跨区域流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第一,国际移民数量及其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均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相关数据,全球国际移民数量从2000年的1.73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2.81亿人,国际移民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2.8%上升到2020年的3.6%。

第二,国际移民主要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流向逐步多元化。美国是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国,有着超过5100万国际移民;印度有近1800万人生活在国外,是全球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中国是第四大移民来源国,约1000万人在国外生活。目前国际移民流动最大的通道是从墨西哥到美国的移民走廊,有近1100万人通过这一走廊流动。经济移民的主要通道是从印度到美国的移民走廊。

第三,工作型国际移民是国际移民的主流群体,主要分布在高收入国家及新兴市场,多在服务业领域工作。2019年约有1.69亿工作型国际移民,占国际移民总人数的62%。46.3%的工作型国际移民分布在北欧、南欧和西欧、北美的发达国家。约67%的工作型国际移民聚集在高收入国家,19.5%在中高收入国家。约三分之二的工作型国际移民在服务业工作。其中,女性移民劳工在服务业工作的比例要高很多,接近80%。

第四,国际学生通常被视为“准国际人才”,受到各国的争夺,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两倍,从2000年的约209万增加到2020年的636万。国际学生主要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向美、英等教育大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际学生来自中国、印度,中国依然是全球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美国、中国、德国、法国既是前十大留学目的国也是前十大留学来源国,国际学生双向流动明显。

 

其中,在出国留学人数方面,中国不仅是亚洲也是全球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2019 年起,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超 100 万人。其次是印度,2020 年,印度出国留学人数超过50万人,2016-2020 年,印度出国留学人数增长最快,五年间增长了69.02%,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了下降,分别下降15.02%和14.34%:沙特阿拉伯下降幅度最大,2020 年 58936 人出国留学,下降了将近 40000 人。

04  全球人才跨领域、跨行业向数字经济领域流动愈发明显

根据全球化智库课题组编写的《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模糊了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固定行业边界,全球人才跨领域、跨行业向数字经济领域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

从国家政策推动来看,美国、中国、德国等多国重视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数字技能提升,推动数字经济领域人才集聚。从社会发展促进来看,在线教育平台快速发展使人才向数字经济领域涌入成为可能,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使全球人才可以突破物理空间、年龄界限等要素限制,实现跨领域流动。

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不断集聚。至2020年中期,超过60个国家制定了人工智能战略。优先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相关研发(加拿大、美国、欧盟)人工智能应用(芬兰、德国、韩国)和人工智能技能《澳大利亚、芬兰、英国美国)。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着极大的人才紧缺问题。以中国为例,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测算,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 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 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根据中国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不同技术方向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 0.4,说明该技术方向的人才供应严重不足。在人工智能人才短缺,以及全球各国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层战略和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未来,大量人才将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经济领域集聚。

产业数字化领域人才需求旺盛。2020 年以来,数字化人才呈现向非 ICT 行业(制造金融、消费品等 22个传统行业)加速渗透的趋势。据调研统计,2022年,65.6%的企业在数字化人才方面的培训需求快速增长,数字化技术、应用和管理者三类数字化人才供不应求。以金融行业为例,从市场需求来看,96.8%的金融机构存在金融科技的人才缺口,54.8%的机构认为新员工的金融科技技能和经验不足。体现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以及该领域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05  就业方向灵活多元,人才向新兴职业和就业形态流动

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传统需求变革和新需求产生,带动技术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新兴职业勃发展。新兴职业主要集中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对数字素养的要求较为突出。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根据26 个经济体15个产业的数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将有 2.1 亿人因新一轮数字化、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全球化变革而被迫更换工作;到 2025 年,新技术的引进和人机之间劳动分工的变化将导致新兴职业从业者占比将从 7.8%增长到 13.5%,8500 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同时将诞生 9700 万个更适合人类新分工的新角色、新技术的工作岗位。

据《新就业形态下新职业青年发展报告》推测,在中国,2021-2025 年,互联网营销师、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才等 20 种新职业人才缺口接近1.2亿,其中,互联网营销师 4000 万、企业合规师 1000 万、企业合规师 1000 万、人工智能训练师 500 万、农业经理人 150 万、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300 万人,新职业将成为促进全球人才就业的重要渠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远程办公、灵活工作被广泛接受,就业结构被重构,越来越多人才向更灵活多元的方向发展。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电子商务、网络直播、在线娱乐等业态很多职业活动可以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展开,为远程办公创造了条件。根据 WEF发布的《未来就业报告2020》,84%的雇主将推进工作流程数字化,大幅扩展远程工作,44%的员工可能转移为远程工作。而据相关数据调查研究,78%的企业用过远程工作方式,47%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雇佣更多灵活工作者,到2024 年,全球远程工作者将达到6亿人左右。同时,很多新兴职业工作弹性强,给人才提供了灵活就业及兼职机会。据相关调查,2021年美国自称为数字游民的达1550万人,比2020年增加了42%,比2019 年疫情之前增加112%,其中,1020 万人同时拥有传统工作。远程办公及数字游民的普遍化,意味着传统的劳动力结构将迎来巨大变革,人才将朝着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从从业者角度来看,新兴职业从业者以 Z世代和千禧一代为主,其成长背景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密切相关,“职业选择自由”也越来越成为其追求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个人价值与个人意义的实现方式。从对新兴职业从业者的调查来看,其工作满意度较高,61%的被调查者对新职业“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70%的被调查者对所从事职业持“较乐观”或“非常乐观”态度。由此推测,将有更多的年轻人才对企业提供的无形资产更感兴趣,包括价值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更倾向于选择利于个人成长的新兴职业方向。

报告还显示,全球人才跨领域、跨行业向数字经济领域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各国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渐激烈,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引进。

更多内容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查看报告全文。

文章选自上海海聚英才平台,2022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