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恺斯托普:需要灵活的全球治理框架,而不是集团、小圈子、小阵营

2024年1月8日

2023年10月23日-2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成功举办。会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公共金融教授、前德国司法与消费者保护部国务秘书克里斯汀·恺斯托普(Christian Kastrop)发表以下观点:

首先我要感谢这次会议的组织,我要感谢中国的朋友,还有中西对话的朋友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我是来自于全球解决方案倡议,它也是由20国集团引发出来的一个机构。我们和各个轮值主席方合作,现在开始与巴西方面合作,做好下一届G20峰会的准备。

我们都了解20国集团,我也比较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倡议建立G20时,我是其中一个项目团队的成员,当时提出了20国集团的概念,在科隆峰会上作出了决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历史。

现在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在20国集团之外,我们确实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前面很多发言人也提到了这一点——全球治理在分裂,战后70多年的全球共识也在分化,对于未来不是那么有用了。的确,“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电影《阿波罗13号》台词,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我们确实是面临着问题。不是休斯顿有麻烦,而是全球有麻烦了。但是,除了共同的麻烦外,我们还有全球共同利益。

我之前在柏林国际医疗大会也主持了一个分论坛,讨论全球健康问题、能源问题、自然资源问题、不平等分配问题等等,还有气候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数据、数字经济、AI的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关于虚假信息、隐私等等都是全球的问题。当然,它们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的理解不同。我们应尊重这些看法,还有科学和技术的问题,价值链也会有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讨论更多的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可持续性,而相对较少讨论全球价值链的最终效率。考虑到全球共同利益,我们不仅需要最便宜的替代品,也需要最好的替代品。

我还想提一点,在柏林的峰会提到说,关键在于降低不平等,让人们能够实现和解。在当下全球社会要实现“再挂钩”(recoupling)。现在该怎么做?回到开场时我说的面临全球治理崩溃问题,需要建设一个新型的全球治理体系,可能不会再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我们确实新的多极化,接纳所有参与者,而不光只是五六十年代的入场者,确保各国都应该在其中有一个非常公平的话语权。我们还需要一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需要做一些前沿项目,每一方都愿意参与。

我们还需要灵活的全球治理框架,不必追求一致意见,也不必顾忌到方方面面,只需要关注某些话题。我们不能够建立这种集团、小圈子、小阵营。前面那位同事也提到说,要这么做的话,我们都会面临重大的问题。我就说这些,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我们面临着这些迫切的问题,我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全球解决方案,我们不能再花五十年来争论不同的想法,我们必须要现在就做出改变。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中国疫情后最大线下全球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视频合集 | 疫情后中国最大全球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关键词